▲一批西方医学书通过翻译传入中国,图为《西医内科全书》。
这是一则发生在医院里的趣闻。2013年,有人拿着一张券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看病,院方震惊了。原来,1919年,当时的沈阳盛京施医院为感谢社会长期捐赠,印发这张“优待券”。此券背面写明,持券者“至院就诊,无论何时,敝院必竭诚招待,不收特别诊费”。时隔94年,有人竟拿着这张文物级的 “优待券”来看病了。医院最终决定继续 “履约”,对这名患者减免费用。
如今,这张已经99岁的“优待券”正静静地挂在龙美术馆的墙上,诉说着一段医院与公众、与社会和谐互动的佳话。与它一同展出的还有“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大展”的500多件珍贵史料。而这些,均来自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办副主任杨震医生的个人收藏。
“医学是了解近代中国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标本。不知来,焉知往?”杨震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中国医学格局发生巨变,近代医学在发展碰撞中做过很多探索,有成功,有失败,有教训,也有经验,但医学的温度从未冷却。
▲《国立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山医院奠基典礼特刊》,是国人首次创建和管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见证。
“西医进”“中医行”在上海交融发展
在本次大展的众多展品中,一份《国立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山医院奠基典礼特刊》封面斑驳,但意义非凡。这正是中国人首次创建和管理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见证。
“1934年8月,上海中山医院及国立上海医学院新校舍启动修建,举国欢欣,政界要员、社会名流纷纷题词祝贺,在中国医学史上盛况空前。”杨震说,19世纪80年代前后,近代中国医学“西风东渐”,当时除了教会医院,爱国人士及政府也在国内创办医院,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北平中央医院和上海中山医院。
与医院同步兴起的,还有医疗卫生体系、民间医学团体、西方的管理制度、卫生防疫方法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其中一处特别的所在。“在近代历史上,上海是中国的医学中心,是中国现代医学的重要发源地。上海有着众多近代医学遗址,有着深厚的医学文化底蕴。”杨震说。
原来,在上海,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院至少有12家,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第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都在上海诞生。此外,中华医学会、中国红十字会均在上海成立,中国最早的肿瘤医院、中国第一家儿科专科医院,也在上海创建……上海医学的源头地位清晰可见,并与福建同时成为中国现代护理的发源地。
更传奇的是,当西医进入的同时,中医药事业也在上海前行。“西医进”“中医行”,两者在上海这块土地上交融发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近代上海造就的中国中医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第一家经政府备案的中医院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第一家中医专业医院——四明医院(今曙光医院前身)、中国第一个中医社团——上海医学会、中国第一份中医报纸——《医学报》、中国第一部中药辞典类大型工具书——《中国药学大辞典》。
医家“人文之魂”从未改变
展品中,一本厚厚的《协医年刊》由当时大总统黎元洪题词。杨震介绍,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尽管只有三名学生,但还是制作了年刊,记录当年医学院各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其中不乏日后名震中华的医学大家。比如,年刊里可以看到羞涩的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的中国妇产科学主要奠基人)、打网球的荣独山(中国放射学科泰斗),还能看到诸福棠(中国儿科学主要奠基人)的抱怨:大一时,生理学75分及格,他考了74分,结果“整个暑假泡汤了”。
近代医学院校的出现,是正规西医教育形成的最显著标志,医学人才培养迅速形成一定规模。
展品中还有一本 “战火中的论文集”。1945年,华西大学医学院印制了这本《抗战期眼科论文集》。“战争也挡不住医生们做科研、写文章的热情。”杨震说。
近代中国医学历史既有学术之热,也有人文之暖。当时,医学伦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上海医师公会领导人之一、震旦大学教授宋国宾起草了上海医师公会信条,撰写医学伦理学著作,对我国医德思想发展和职业道德体系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展品展示了宋国宾编写的《医师信条十讲》。
▲震旦大学教授宋国宾编写的《医师信条十讲》。
“不为夸大广告,不营非义之财;不无故拒绝应诊,不歧视贫苦阶级;不作非道义之竞争,不毁谤同道;应保守病家秘密;应辅助贫苦病人;应参加非常时期之救护工作……”杨震感慨,“十讲”所蕴含的医者“人文之魂”,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都不会改变。
穿越故纸,丰润当下医者内心
“研究历史,如果不去主动发现其中的趣味,就会感到很枯燥。”杨震这样说。此次医学人文展上,不乏趣味盎然的展品。比如,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出的一本书叫《怎样养娃》,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的内容也都很科学;100多年前杭州广济医院的《俟翳浅说》,讲到了很多实用的科普知识;1909年长沙雅礼医院的《白喉广告》很直白地讲述了在爆发白喉期间的注意事项。百年前,心系天下的医家们就懂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做医学卫生与健康科普工作。
圈内人知晓,杨震喜欢收藏医学史料,前后十年的点滴收藏,显然不只为一个“趣”字。他的收藏里,还能看到一些“新鲜的往事”。比如,上世纪 40年代,由中山医院第六任院长林兆耆开具的程慕颐医学化验所报告单。杨震形象地说,程慕颐医学化验所是当时上海著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杨震笑言,上世纪40年代的药房普遍设有“接方送药部”,这无异于当下医改的“医药分家”,“接方送药”也展现了中国最早的“医疗互联网思维”。再者如1957年出现的“划区医疗服务”俨然现代版的“分级诊疗”。
“翻看这些史料,我们可以知道的东西很多。我们的困难,前人遇到过吗?我们的方案,前人想到过吗?”杨震说,面对慈善、医疗等民生问题,前人也做了大量探索,由此总结的经验教训,可为当下提供有益的借鉴。穿越故纸,丰润当下医者的内心,重新审视历史,坚守人文之魂,在新医改路上不懈前行。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多月,自8月18日开始,至9月20日结束。
作者:首席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宋琼芳
图片:唐闻佳 摄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