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相比过去一二十年已发生巨大改变,尤其是家庭日趋小型化后,三餐靠外卖的状况,导致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大增,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威胁随之而来。今天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家庭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白皮书)在上海发布,营养专家重申以家庭的“餐桌健康”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获得明显改善,但由于部分人群的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身体活动减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开始增加,已成为威胁百姓健康的突出问题。为此,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自我保健》杂志共同组织了“家庭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希望通过可量化的数据了解目前中国城市家庭膳食营养饮食习惯的真实现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调研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营养科主任孙文广代表调研专家组谈到,从调研报告反映的数据看,有88%的家庭认同提高一日三餐的质量,是促进身体健康的主要做法,但调研也发现,有近4成家庭有3种或以上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不重视早餐、用餐没有规律、经常吃高脂食物等;有近5成家庭没有听过或不清楚《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专家还注意到,生活节奏加快及家庭小型化趋势,双职工家庭在外就餐机会增加了,经常吃快餐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对成人慢病和儿童肥胖有着很大影响。
“如今,三口之家的家庭小型化非常普遍,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个星期做不上几顿饭,城市的商务楼宇与周边餐饮决定了家庭营养状况。这点我们要给予重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张片红分析,经常外出就餐或叫外卖,高盐、高糖、高脂肪难以避免会摄入过多,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应提升。
本次发布会特邀演讲嘉宾,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教授谈到,膳食营养是健康的基石,两年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了“控制慢病,营养干预”的重要性,有数据证明健康的饮食方式能预防60%的慢病。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会长顾沈兵教授称,2007年起,当时的我国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今天的会议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一个很好实践,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建立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除了饮食平衡,该调研报告还发现,很大一部分人的饮水习惯很不好。“营养研究证明,没有水,不利于正常代谢,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主任马莉,一天喝水量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要求应达到7-8杯,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并且,白开水是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茶水是白开水以外比较健康的选择。日常用软饮料代替水是不明智的,这是造成成人与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今日发布会上,2018年下半年“家庭营养改善计划”全国专家巡讲宣告启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科技处处长何丽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关向东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孙文广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教授等14位专家组成首批巡讲专家讲师团。
本次发布会由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上海市健康科技协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自我保健》杂志社承办。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