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伴有重度黄疸(总胆红素411μmol/L)、直径20厘米巨大肝肿瘤、生命垂危的女患者,奇迹般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救,经第二次介入治疗后,今天患者已出院。
内蒙56岁的王女士身体一直不错,今年8月初突感无力,且日益严重,食欲差,起先认为中暑,不久后却发现皮肤、眼睛越来越黄。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肝癌肿瘤指标(甲胎蛋白)升高至检测上限以上,同时伴有重度的梗阻性黄疸,核磁共振显示肝内长有巨型肿瘤,最大直径20厘米。
巨大的肝癌、且伴有严重黄疸,若不进行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患者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夏景林教授。
仅凭这“高黄疸”,就是多种治疗手段的“禁区”,一般医生都会 “望而却步”。夏景林告诉记者,该患者的主要矛盾是黄疸、黄疸的根本原因是肿瘤压迫。通常来说,解决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药物基本不起作用。临床上常用的内、外引流的办法对于该患者也均不适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用药一边等待,待肝内胆管扩张到可以穿刺的时候再进行引流,且引流成功率仅六成。但这样做的风险是:肿瘤进一步长大、压迫越来越严重、黄疸进一步升高,后果可想而知。
面对巨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这一可怕的“敌人”,夏景林团队最终选择了介入手术,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但,介入术也有相当大的风险,通常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总胆红素一般要求在50以下。因肿瘤太大,意味着打入的药量相对较多,做完介入,很可能导致患者因肝衰竭而死亡。
对于这类患者,夏景林团队有自己的小窍门,“其实也很简单,还是一个主次的问题和扬长避短的问题,因为介入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栓塞,化疗起的作用有限且副作用大,那就尽可能降低化疗药物的剂量而栓塞的剂量不降低。”
入院第二天,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奇迹发生了,介入后仅四天,肿瘤最大径就缩小了1厘米;夏景林高兴地说,哪怕缩小“一条缝”,黄疸就会降下来;经两次介入术,目前肿瘤直径已从20厘米缩小至14厘米。入住中山医院前,患者凭药物黄疸暂时从411降至333,首次介入后6天,降至270,病人顺利出院。并于第一次介入后一个月,成功接受了第二次治疗,目前黄疸已降至49,肿瘤最大直径已经从20厘米缩小到14厘米;肿瘤标志甲胎蛋白已从治疗前的大于6万降低到1万6。 成功有效的治疗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病人得救了!
夏景林团队对巨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的诊治具有十多年经验,此前已成功治疗数10例类似患者。夏景林认为,对于该类患者治疗的成功,主要体现了两个字,一个是“胆”,也就是医生要有勇闯黄疸“禁区”胆量和职业精神;一个是“略”,“略”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求“变”。一是变思路,即变先治“标”为先治“本”;二是变方法,化疗减量而栓塞不减量。正是医生的这种胆略,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记者李晨琰、通讯员孙国根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李雪林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