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要想睡个好觉,一个字——难。
因为好玩的游戏、好看的电视剧、好吃的夜宵以及无休止的加班实在是太多了,于是熬夜熬得飞起。
时间久了,睡眠质量也会越来越差。等到真正想睡个好觉的时候,会发现很难做到:睡不着又睡不好。
然后,各种糟糕的体验就来了:
@小A:睡不着的时候就是一脑子事。数羊、深呼吸,统统都不管用,一会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眼睁睁望着黑咕隆咚的天花板,脑子里在混战,痛苦极了。
@草莓糖:第二天头痛得要裂了,大脑像被一团糨糊塞满了,反应很慢,想事情想不了,做事也没法做。
@夏天:心情很糟糕,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让我发飙。
睡不好睡不着,可能比熬夜还伤身
熬夜伤身的本质其实不在于熬夜,而在于睡眠质量。
好的睡眠,有两个要求:有规律+睡得够。
有规律: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
睡得够:睡觉时间达到睡眠时长标准
而绝大多数熬夜的人,都满足不了这两个条件。
对于很多人来说,熬夜就意味着睡眠不足+睡眠不规律。
比如,如果早上起床时间是7点,但若今天11点睡,明天凌晨睡,后天又1点睡,那就意味着规律乱睡不够。
此时,危害就来了↓
但若你经常是1点睡9点起,中间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不算真正的熬夜。
因为你的睡眠满足了两个重点:规律+睡得够。
也就是说,如果你习惯了晚睡晚起,并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实都不算熬夜。
而睡不好睡不着,则往往都意味着睡眠时间不够+睡眠质量差。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能比熬夜更伤身,因为有的熬夜只是晚睡而已。
7个睡眠禁忌,让你睡不好睡不着
1.带气入睡
生气时,人体处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体内会释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时人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以致难以入睡。气得睡不着,就是这个道理。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怒还会伤肝,生气让肝气上逆,容易导致烦躁、亢奋、失眠、多梦。
2.睡前吃太饱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能安然入睡。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吃晚餐或宵夜时注意:
1)睡前1-2小时不要进食,否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2)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少进食脂肪及高糖食物;
3)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因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饱胀、反流等不适;除此之外,一些产气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也应少吃。
4)以七分饱为宜,若有时难以控制,可在餐后适当散步、活动以帮助胃排空、消化。如果要吃夜宵,总量应少于晚餐的1/3。例如,选择一杯牛奶、一碗粥、一个水果、一碗清汤面条等其中1-2项即可。
3.枕头不合适
枕头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枕头过高,则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从生理角度上讲,成年人的枕头高度以8~12厘米为宜,也就是你自己一个拳头的高度;8个月左右的婴儿为1-3厘米,新生儿可不用枕头。软硬度稍柔软,硬度适中,“弹簧枕”、“气枕”并不算健康好枕。注意:枕头并不是用来枕“头”的,而是用来枕脖子的,以后别用错了!,硬度适中,“弹簧枕”、“气枕”并不算健康好枕。#FormatStrongID_13#:#FormatStrongID_14#,以后别用错了!
4.睡前喝酒
很多人认为睡前小酌,有助于睡眠。
事实上,喝酒短期内确实有点效果,但由酒精所诱导的睡眠不容易持久。
它会让你的睡眠几乎停留在浅睡期,醒来后会觉得几乎没有睡过,甚至觉得更累更困。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和爱打呼噜的人来说,睡前喝酒还可能导致入睡后出现呼吸不畅甚至窒息,长久如此,容易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
此外,还有大家两个耳熟能详的助眠方法:睡前洗澡和睡前运动,其实都并不助眠。
洗澡最好在睡前1.5-2小时洗澡,让体温上升;运动至少要在睡前2个小时进行,否则大脑过于亢奋,反而更睡不着。
5.蒙头睡觉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习惯于全身埋在被子里睡觉,这个做法虽然暖和,但并不提倡。
因为蒙头睡觉,很易引起呼吸困难。
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易致缺氧,造成睡不好觉,做噩梦,醒后则会感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
小宝宝尤其不能蒙头睡,容易造成窒息。
6.储存睡眠
储存睡眠,意思就是为了熬夜而先多睡几个小时,以此来弥补熬夜熬掉的睡眠。
然而,这种做法对人体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人体只需要的是一定质量的睡眠,睡得多并不意味着质量好,白天睡太多,反而不利于晚上的睡眠。
7.透支睡眠
有的人喜欢熬夜,甚至通宵达旦地玩,企图在第二天补回来。
如果你是一次两次,可能还可以补回来。
但如果是经常性的无规律熬夜,抱歉,白天睡觉真的补不回来。
经常熬夜,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白天困倦、精力难以集中,晚上失眠,无法入睡。
此外,还可能引起失眠和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5个习惯助你有个好睡眠
1.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失眠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就寝与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
2.睡前放松心情,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分劳心或劳力的工作。
3.除了睡觉和嘿嘿,不要在床上做其它事。
4.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
5.限制白天睡眠时间,午睡最好保持在20-30分钟左右,既能缓解困意,又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两个注意事项:
1)睡觉时不要把手放胸口,否则容易做噩梦
当睡眠时胸部受到压迫,人容易感到心脏活动受阻碍、呼吸困难。
这种外部刺激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不正确的反应,于是噩梦就产生了。
2)15分钟还睡不着,最好起床
如果躺在床上,大脑很清醒,时间长了,大脑和身体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让人越来越难以产生困意。
躺在床上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失眠。
因此建议,如果上床后15~20分钟仍无法入睡,最好起床做一些放松活动,等睡意来袭再去睡觉。
>>>相关链接
食补不如睡补,冬季睡眠养生的n个方法!
*睡前要刷牙
经过一天的进食,我们的牙齿中有许多食物的残留,睡觉之前刷牙,不仅保护了我们的牙齿,而且更有利于我们良好的睡眠。
*睡觉不要用电热毯
深度睡眠时保暖很重要。然而将全身都暖和起来的电热毯,会令身体产生依赖,导致身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降低。相比电热毯,热水袋是你的更好选择。因为热水袋在将人体血液运行调至最佳状态后温度下降,无损于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
*晚上12点前入睡
每天最迟不超过12点(即子时)入睡。因为这个时候的“阴”到达了最盛的位置,过了12点阴气就开始下降,阳气缓慢上升。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而静又养阴。因此,在每日阴阳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于12点之前入睡,最能养阴。这个时候入睡,因应天地阴阳的规律,往往睡眠质量也比较好。深层次的睡眠对于消除疲劳、机体修复、提高免疫力都大有裨益。
*睡前少喝水
晚饭不要喝太多的汤或开水。冬天天冷,出汗不多,水分的循环比较少,与夏天比,相对来说小便要多一些。睡觉的过程中如果经常起来解手,会打断睡眠,有些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入睡。建议晚上七八时以后水要少喝一些,尤其是肾功能相对比较差的人。
*睡前泡脚睡眠好
冬季泡脚可以活络血液循环温暖身体,睡觉之前泡一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是要注意,泡脚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是15-30分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增加。泡脚时还可以搓搓脚心,尤其是搓涌泉穴,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有养生的效果。
*睡时不要门窗紧闭
冬季关上门窗睡觉,是很多人都喜欢做的事。事实上,门窗全关,空气不流通,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从呼吸道排出149种化学物质,会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对呼吸道有影响,因而那些闭窗贪睡的人经常会患感冒、咳嗽、咽炎等。不要因为外面天寒就整天门窗紧闭,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老人注意保暖,不提倡裸睡
睡眠的学问很多,“冬宜冻脑,卧不覆首”,在睡眠时脑部要“冻”,要清凉;而腹部则宜暖,因为睡眠时人进入安静的状态,气血运行缓慢,寒邪易入侵。有些人喜欢裸睡,认为这样可以全身放松,提高睡眠质量,但裸睡并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阳气已虚,更应注意保暖,穿衣服睡觉,但也不要穿太多衣服。有人习惯在冬天穿着毛衣、毛裤或棉背心等睡觉。由于人在睡眠状态下躯干、四肢肌肉是放松的,而且睡得越香甜,肌肉越松弛。穿过多的衣服睡觉,会影响全身肌肉的放松,不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发挥。衣被裹压易出现做噩梦、窒息以致夜惊等病症发生。
*早睡晚起身体好
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冬季宜早睡迟起,一般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一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
*环境要适合入睡
睡眠要有一个适合和安静的环境,卧室要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冬季要防风保暖。卧室理所当然应成为家中最温暖的房间,以20摄氏度左右为宜。不宜睡卧当风或床头放置火炉。床不宜太小、太低,要方便上下床和使睡觉动作舒适。冬季可选用保暖松软的绵被、羽绒被等。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通常高度是侧卧时与肩平,仰卧时亦觉舒适,大约自己一个拳头或拳半高。宽度应能使头与颈部均能枕於其上,且颈部着枕处稍高。
*别盖重棉被
冬天里人们的被子加厚,有人甚至盖上两三层的大厚被,影响睡眠,更会对呼吸道造成伤害。而且盖重被子,人会有压迫感,不能放松全身,厚棉被压在胸上,会造成轻微的缺氧。加上厚棉被灰尘多,几层被的灰尘吸入呼吸道,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影响。
*试试穿袜睡觉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双脚的温度与睡眠的质量密切相关。脱掉袜子睡觉,会降低脚部温度,对促进睡眠不利。因而建议,脱衣上床后,刚开始体温有所降低时最好穿着袜子,让双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最好在入睡前选择一双柔肤舒适透气感好的干净袜子,让它帮助我们美美地睡上一觉。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