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宝宝们也想赶紧来看看,然而早产宝宝提前呱呱坠地其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今天是世界早产儿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传出好消息:就在今天下午,长三角范围内首例新生儿急救空中转运的一对龙凤胎顺利出院。经过86天医务人员的全力治疗、精心护理,姐弟俩顽强地活了下来,体重还都达到2千克以上,都没发生早产儿脑损伤、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这个成功救援为长三角危重儿空中急救转运的长期运行积累了经验。
他们在妈妈肚子里才“住”了26周
今年8月22日上午,淮安市一位孕26+2周的30岁双胎妈妈突然出现早产迹象,前往当地医院,一对超低体重的龙凤胎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
先出生的是一个女儿,体重仅750克,后出生的是一个儿子,体重略重,为950克。由于弟弟晚出生,他的缺氧症状相对更明显。
要知道,在妈妈肚子里的26周,远远不够他们达到生命安全的要求!
8月23日下午,经空中急救转运,这对宝贝来到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救治。
2012年,联合国确立每年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以往在我国,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一直被归于晚期流产范畴,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和早产儿救治水平的提高,近年超早产儿救治成功的数量显著增多,存活率也逐渐上升。
这对宝贝为超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对医护人员的挑战开始了。
新生儿科医师给予这对宝贝气管内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正压通气、密闭式气道吸痰及一系列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呼吸管理。
刚出生时,超早产宝宝全身皮肤菲薄,外周静脉细如发丝,医护团队立即予脐静脉置管,10天后给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维持静脉通路。
在喂养方面,先给予早期初乳口腔护理,后积极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士们一次次细心喂养,才使得宝贝们的体重逐渐增长。同时,发育支持性护理和NICU床边早期康复干预等,也为宝贝们提供最佳的生长发育环境。
感染关也是最为考验新生儿医护团队的。宝贝入院时均有感染表现,姐姐的血白细胞数曾接近10万,提示有严重宫内感染。医护人员进行了及时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感染逐渐得以控制。
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宝贝们纠正胎龄37+5周,姐姐体重从750克增至2.36千克,弟弟从950克增至2.58千克,均未发生早产儿脑损伤、胆汁淤积等并发症,顺利离氧出院。
早产儿家庭的考验:先天不足,后天如何追赶?
对超早产儿家庭而言,出院之后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开始。新华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夏红萍解释,超早产儿出院时仍面临很多生长挑战,常见的包括能量和营养储备不足、胃肠功能不成熟、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等。
针对这些情况,超早产儿离开医院回归家庭时,需要家长给予更多呵护。
其中较关键的是,超早产儿出院时往往存在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合理强化喂养,追赶生长对超早产儿的神经发育至关重要。
夏红萍医生称,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如果体重追赶生长不足,会造成头围小、贝氏发育评分低,继而影响宝宝日后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除了神经系统,早产儿存在骨矿物含量低的风险,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骨骼生长。
那么,先天不足,后天到底如何追赶呢?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追赶生长的关键时期,合理的喂养和随访,可以弥补因早产和宫外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神经发育不良。”夏红萍医生说,科学喂养出院后的极早产宝宝很重要。
谈到喂养,首选母乳。母乳中有被称为“酶”的物质,有助于消化,能减少宝宝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另外,母乳中还有多种免疫蛋白、酵素、活性细胞等,可以保护宝宝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减少来自细菌的侵害。
由于超早产儿的营养需求高,单纯喂养母乳对超早产儿还是不够的。母乳中的蛋白质、钙、磷、镁等营养素,不足以满意超早产儿的生长需求,需要添加母乳营养补充剂。如果母乳不足,则添加特殊的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在喂养中,家长还要关注营养素的补充,维生素D3、钙、铁和磷都要按需补充。
要注意的是,早产儿吸吮能力弱、吞咽能力差、吸吮和换气不协调,因此在喂养时容易呛奶。如果宝宝在喂奶时,出现颜面发青、呼吸不规则、呛咳或吐出奶液时,家长要采取及时停止喂奶,将宝宝侧卧、拍背、清除口咽部奶汁等急救措施,宝宝状况不佳时及时就医。
奶瓶喂养时,需要观察奶液的滴速,滴速太大容易呛奶。喂奶时,宝宝上身成45度为宜。喂完奶后,将婴儿竖起抱着拍背或按摩背部数分钟,有利于胃里的气体排出。容易吐奶的宝宝,床垫呈头高位30度能够减少吐奶的发生。
“高危儿随访联合门诊”一站式解决早产儿成长问题
超早产宝宝出院后,家长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学科(通常包括新生儿科、营养科、康复科和儿保科等)联合的早产儿随访门诊,是极早产宝宝出院随访的最佳选择。
随访内容包括:定期对宝宝进行系统体格生长、神经发育评估,早期发现各种生长发育障碍,及时给予合适的喂养指导和营养支持、指导家庭开展运动语言训练和认知教育,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办法,促进极早产儿的体格、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等达到最佳发育水平。
夏红萍医生说,新华医院2015年开设了高危儿随访联合门诊,很多超早产宝宝定期来复诊,及时得到了关于喂养、生长发育和预防疾病方面的评估和指导,改善了宝宝的神经发育预后。一站式多学科联合门诊方便了家长和宝宝,提高了长期随访的依从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是国内最早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儿科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首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这里也是国家新生儿和围产专科医生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和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
这里每年收治各类新生儿病例4000余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患儿中40%为早产儿,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