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转眼又是新年。“十一年啦,虞教授,我的生命又迎来新的一年,一切安好。”发完短信,老徐拎起了菜篮子。中午,儿子一家要来吃饭,他打算烧一碗小孙子最爱吃的红烧肉。
短信那头的虞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如果家人不说,没人相信整天乐呵呵的老徐曾是一名癌症患者。
这癌还挺“凶”,老徐劝虞先濬放弃,没成功。
对于老徐的重生,用虞先濬的话说:“老徐这个人命不该绝。”用老徐自己的话说:“我是被虞教授从鬼门关硬拖回来的。”
手术成功,术后却反复出血不止
2008年,老徐在单位体检时被查出黄疸偏高,医生告诉他:“肝脏有问题,情况不好。”经人介绍,老徐找到了虞先濬,当时他还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
“老徐找到我时,情况就不怎么样了。”虞先濬清楚地记得,没几天,老徐被确诊为胰头癌。待情况稳定后,虞先濬为他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腹部手术围术期死亡率最高的术式,而术后出血是重要的致死原因。
手术非常顺利。“切得干干净净!”走出手术室,虞先濬颇为开心,可老徐的情况却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术后第三天,老徐重度出血。“我们开进出血口,缝扎止血,血止住了。”不想没过几天,老徐又出血了。“这次我们用胃镜探入,发现胰十二指肠前端出血,再次成功止血。”
反复几次,老徐饱受折磨。住院两个月,体重暴跌40斤,180斤的壮汉瘦成了奄奄一息的皮包骨。7月14日凌晨4点,老徐又出状况了。值班医生徐近回忆:“这次如果止不住,老徐可能将命丧于此。”
接到电话,睡眼惺忪的虞先濬立刻穿上外衣赶往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外,他看到了徐近和老徐的老伴张阿姨,一个惶惶不安,一个六神无主。
“拼命”的医生遇到“拒绝”的病患
“老徐,我们再试一次吧。”虞先濬走进重症监护室安慰老徐。不料,老徐却拒绝了他。
“虞教授,谢谢你。你们已经尽力了,不是你们不努力,也不是你们水平不行。我想,就这么算了吧。”病榻上的老徐没有任何不甘,平静地说着自己的决定,“这毛病我心里有数,胰头癌嘛,活不长的。”
“请你再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你放心,如果这次不行,一定尊重你的意愿。”不想就此放弃的虞先濬找到张阿姨,“我有个方案,可以试试看。”
“既然把命交到了医生手上,一切听您的。”张阿姨郑重地在手术风险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
虞先濬的冒险,并非毫无底气。老徐两次大出血后,他就陷入了思考:究竟为何出血不止?是胰瘘?是感染?
他不断查阅文献,尽管现在通过DSA血管造影栓塞术止血,已普遍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时的血管封堵,但在当时,这一技术仅用于神经外科,其他手术应用案例几乎没有。
他跑到放射介入科请教那里的医生:“Onyx胶可以用在脑子里,用在肚子里行不行?”“可以啊,一把胶下去就堵住了。”就这样,虞先濬、徐近和介入科医生一起,把老徐推进了手术室。
经血管造影发现,在靠近胰肠的地方有一个直径2厘米的夹层动脉瘤,像葡萄一样挂在血管上。原来元凶在此!
然而手术还有一个难点,在封堵夹层动脉瘤之前,要先将导丝线穿过去,一边注射胶水一边往回退,这意味着,要先将夹层动脉瘤戳破。
一时间,鲜血大量涌出,老徐的血压不断下降。
“心跳要没了!”护士在一旁焦急地喊道。虞先濬跳上手术台,在老徐胸口处不停按压,进行心肺复苏。而此时,输血的速度已远远跟不上失血的速度,徐近在一旁将血浆一包包“挤”进老徐体内。
“快点啊,再不堵上,就没命了!”虞先濬忍不住大叫。
生死关头,只听“啪”的一声,Onyx胶封堵成功,血止住了!这时,老徐的心跳刚刚恢复,虞先濬不敢停手。他跪在老徐身旁不停地做着胸外心脏按压,徐近则在另一头监控着输血情况,两人维持着手里的动作,一路将老徐从手术室护送回了重症监护室。
一小时后,老徐的心跳逐渐恢复正常,虞先濬大舒了口气。“你知道这是什么感觉吗?就是眼看着病人的生命如同沙漏在你手中不断流逝,但你抓住了最后一把沙。”回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个清晨,虞先濬依然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就这样,全身换过两遍血的老徐,终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此后多活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出院后,老徐的情况一天天好转。到了随访第五年,检查报告显示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癌细胞消失了!
后来,虞先濬因工作调动,从华山医院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徐便也一路跟随着救命恩人。“我每年都要去虞教授那里一趟,体检、复查,和他叙叙旧。”老徐说,这是惯例,仿佛是在为生命打卡。
从医二十余年,虞先濬始终坚信,医生最大的医德就是敢于替病人承担责任。
他忘不了恩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胰腺外科荣誉主任倪泉兴说过的那句“狠话”:“病人糊涂,医生不能糊涂。有机会救回来的,家属放弃了,就是指着家属的鼻子骂,也要救。”
不过,有一点虞先濬并不知情。在抢救结束后的第六天,老徐签下了一份同意书,自愿捐献遗体。他说:“医生把我从鬼门关拖了回来,我活这辈子,够了;等我死后,遗体还能供医生解剖,挽救更多的人,值了。”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的火焰,我也会用来照亮你眼前的路。”医患之间的这份温情,不仅能让生命重焕光彩,人性亦然。(涉患者隐私,文中为化名)
作者:李晨琰
编辑:邵大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