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也可以温润病榻上稚童的内心。今天,由一群医护人员与话剧演员跨界合作,国内首部缓解儿童就医焦虑的互动体验剧《住院,我不怕》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暖心首演,大人们希望以戏剧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住院,不怕”。
孩子看病最怕什么?抽血、打针、一个人进入黑洞洞的磁共振机器等待检查、还是手术?2017年,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携手专业团队创作出品的国内首套缓解儿童就医焦虑系列绘本《我不怕上医院》出版。
《我不怕上医院》一套四册,医护人员结合孩子的认知能力及语言发展水平,创作出《看病,我不怕!》《打针,我不怕!》《住院,我不怕!》《穿刺,我不怕!》四个主题故事,使患儿了解就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并通过事先干预使孩子主动配合医疗操作,让整个医疗治疗过程变得温馨有爱。
绘本推出以来,受到家长们的极大欢迎,爸爸妈妈找到了与孩子沟通的载体,孩子的焦虑情绪也得到了很好的安抚。
今天,这种绘本治疗有了新的展现形式,在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和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上海李婴宁戏剧工作室担纲制作,《住院,我不怕》突破了平面形式,以更生动的艺术表演展现了女孩欣欣因手臂摔伤住院治疗的经历。
剧中,女孩欣欣遭遇了打针、抽血、单独做磁共振检查,甚至是手术等令她害怕的治疗过程。演员们通过情境展现,引领患儿和欣欣一起踏上自我发现的勇者之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季庆英表示,绘本剧的表演让传统的医学宣教更“走心”,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内心的读白“让孩子听得懂、父母记得住、民间能传播”。
“孩子就医时的各种不配合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无哭声医院’,希望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对疼痛有预判,让家长知道如何鼓励孩子。”季庆英表示,此前,儿中心也在上海的医院中率先打造了魔法书屋,通过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来缓解看病时的焦虑,更促进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促进了亲子沟通和医患沟通。
谈起将绘本改编成戏剧的初心,上海市儿童基金会表示,戏剧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同身受,也希望给孩子们在与病魔抗争的艰难岁月里带去乐趣和勇气。
此次《住院,我不怕》的制作班底也是“高配”,导演陆纨君曾是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猫》的执行制作人,演出制作方为上海李婴宁戏剧工作室,曾配合公共场所禁烟制作了《马莎莎升职记》,配合未成年人禁酒制作了《非诚勿饮》等短剧。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