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俗称“抢跑道”,是国内绝大多数家庭对子女的希望。
然而,有一根起跑线却是孩子们万万不能抢跑的,这就是“分娩”,也就是俗话说的“出生”,否则就属于早产。
早产是指怀孕37周前发生的分娩,全球发生率约为5-20%,在中国约为8%,引发早产的因素可能取决于生物易感性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其中约70%为自发性早产,30%为医源性早产。自发性早产是导致婴幼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直至目前,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机制仍远未阐明,也还缺乏有效规范的早期干预手段、临床治疗方法和综合防治策略。如何优化和建立自发性早产的预测、预防和治疗等防治策略及进一步完善早产儿的治疗体系等问题,成为了相关领域专家们力求攻克的难题,而现在这一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3月14日,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娩启动和早产机理与干预”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召开。据该研发计划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兼职PI、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儿科教授Louis J. Muglia博士介绍,该项目计划通过四个子课题,重点聚焦分娩启动的调控机制、自发性早产的动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预防和治疗等防治策略以及早产儿治疗体系的完善等内容。
项目组希望基于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自发性早产(早产儿)的病因学及临床防治研究,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自发性早产预测模型,为建立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并让更多的存在早产风险的孕产妇及早产儿家庭,通过有效的早期预防、干预和产后治疗,降低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和早产儿的死亡率。
据悉,项目以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8家临床基地共同实施,汇聚了该研究领域内具有突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集中了国内外儿科学、妇产科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和免疫学等领域的优秀团队。
作者:记者陈青 通讯员郑佳琦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