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它是鼻黏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由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黏膜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发于一侧,亦可两侧均有,多数患者为多发性及双侧性。患者的鼻腔内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色或淡红色、半透明的新生物,尤如新鲜荔枝肉状。不易出血,患者不感觉疼痛。鼻息肉好发在中鼻道及筛窦,也有单独的一个息肉,从上颌窦内长出,有长蒂通过上颌窦口坠入后鼻孔或鼻咽腔,称为后鼻孔息肉。
鼻息肉的病因仍不清楚,多认为上呼吸道慢性感染、变态反应等是引起鼻息肉的主要原因。局部黏膜的炎性反应、嗜酸细胞浸润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组织极度水肿,构成了鼻息肉的病理学基础。鼻息肉发生主要与炎症刺激有关,特别是变态反应的炎性刺激,因此鼻息肉最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患者。在变态反应的刺激下,鼻腔和鼻窦粘膜可以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使组织间隙扩张发生不可逆的水肿,最后形成息肉。
鼻息肉患者有鼻塞症状,多为持续性,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喷嚏很少,但若鼻黏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也可出现喷嚏、清涕。鼻息肉患者的分泌物多为浆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持续增长的鼻息肉使鼻塞明显加重,可引起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等。鼻息肉会妨碍鼻窦通气引流,致使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引起并加重鼻窦炎,还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器功能损害。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如果您有鼻塞、嗅觉障碍、头痛、鼻衄、流脓涕、清涕等鼻部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仔细的鼻腔检查,必要时会借助鼻内窥镜检查发现鼻息肉。
鼻息肉的治疗原则是解除鼻塞,防止复发,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早期单发性鼻息肉症状较轻者,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气雾剂喷鼻治疗有时可获得控制。较大的鼻息肉及伴发有鼻窦炎的患者需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摘除。术前患者须进行全身检查,如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处于哮喘发作期等,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手术后复发率高一直是困扰鼻息肉患者的主要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明显减轻鼻息肉的复发率。
一、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将鼻息肉彻底摘除是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保障。由于鼻息肉常常不仅局限于鼻腔,还可以向周围侵犯鼻窦,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
二、手术后要定期找医生复诊了解术腔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术腔的清理,将新生的肉芽或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
三、坚持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复发率。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复发的可能。如一些被诊断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证不复发是不现实的,但对大部人来说,鼻息肉手术后不复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作者:刘颖(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