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似乎成为困扰大多数人的一种“疾病”,甚至已经蔓延传染到了90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报告中总结:90后普遍睡眠不足,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
“苦涩睡眠”占29.6%;“烦躁睡眠”占33.3%;“不眠”占12.2%;“安逸舒适睡眠”占19.4%;只有5.1%睡眠处于“甜美睡眠”。而且,90后的睡眠质量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干扰。调查显示,有21.3%的1995年前出生的90后因经济负担、工作压力,47.5%因职场迷茫;有11.4%的1995年之后出生的90后因失恋或感情受挫,29.7%因睡眠无规律。近1/3的90后平均凌晨1点之后才睡;超过75%的90后,都在23点以后才进入睡眠时间。
辗转反侧的难熬长夜,“摊烧饼”并不能解决睡眠问题,而褪黑素就在失眠人群中流行开来。褪黑素甚至被认为是不造成以来,无副作用的安眠药。
真的如此吗?
褪黑素是一种激素,包括我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自身就能分泌褪黑素。在我们大脑的中间部位有一个叫松果体的组织,它负责分泌褪黑素。
有趣的是,松果体是大脑唯一的“单一“部分,而不是拥有一左,右半球。由于松果体细胞和视网膜细胞的相似性,松果体被称为是人的“第三只眼睛”。
褪黑素分泌的特点
松果体会根据接收的光量调整褪黑素的分泌量,进而调节我们的睡眠模式和昼夜节律。
具体来说,松果体在晚上八点左右开始分泌褪黑素,随后含量逐渐上升,在十一点到凌晨三点这一时间段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到第二天上午褪黑素的含量会降低到最低水平。
褪黑素适用哪些情况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焦虑、烦闷等心理因素、噪音等外部环境因素。额外补充褪黑素对生物钟紊乱、褪黑素分泌障碍的人来说是有效的。
比如,当我们因为时差或者倒夜班难以入睡时,服用褪黑素可以帮助入睡。
目前有关长期服用黑色素的副作用尚不明确,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
保险起见,不建议普通失眠的人盲目服用褪黑素。
前面我们也提到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改善失眠症状,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下来再考虑接受专业的治疗。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综合自“上海科普”、壹课、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