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陈老先生出门遛弯感到一阵头痛,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在意,但之后的几天,老先生的反应越来越慢,偶尔还会出现胡言乱语,家人这才觉察出不对,急忙送他到医院急诊,一查才发现是脑出血了。住院后经过一系列影像学、抽血检查,老人被诊断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幸好发现及时,经过治疗,老先生康复出院了。
家人很惊讶,老先生平时身体很好,从来没有高血压,怎么也会脑出血呢?
这种脑出血,更爱“缠”上没有高血压的老人
其实,并非所有的脑出血都与高血压有关。这得从一种叫做“淀粉样蛋白”的东西说起。脑淀粉样血管病与大家熟悉的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同病相怜”, 都是被这种名叫“淀粉样蛋白”的东西给“赖”上了。
研究表明,如果这种淀粉样蛋白“缠”上神经元周围,就会导致痴呆,而如果它“赖”在脑子里的小血管壁上不肯走,就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小的出血灶,严重的话就会让人脑出血,陈老先生就是这样“中招”的。
虽然这种 “脑淀粉样血管病”不为大家所熟知,可它却一点也不罕见,约占所有类型脑出血的15%,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排行第二,在没有高血压的高龄人群中更为常见。更让人糟心的是,和老年痴呆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在老年人发生的脑出血病例中,它是重要的“嫌疑犯”。
除了导致大脑出血,淀粉样蛋白还会让人出现痴呆、癫痫等症状。最新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出现反复发作的感觉异常、单侧手脚无力、口周麻木感,也要怀疑是它在“捣鬼”。
警惕那些易被忽视的非典型脑出血症状
通常,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往往在大脑深部,会令人产生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典型的卒中症状,容易被发现。
脑淀粉样血管病引起的脑出血,更易引起脑叶出血,使人出现一些不太典型的症状,比如突然发生的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容易瞌睡、脾气变差、胡言乱语等,容易被忽视。所以,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刻前往医院做头颅CT检查,以判断是否有脑出血。
而要诊断脑淀粉样血管病,主要依据一种特殊的磁共振检查——磁敏感加权序列(SWI):如发现多发脑微出血灶,常表现为片子上一个个小的“黑洞洞”,数量较多的特定部位的脑微出血,有可能就跟脑淀粉样血管病有关。
还有一些新技术可以辅助早期诊断这一疾病。PET-CT检查中使用一种特殊的示踪剂,能特异性地捕捉到脑内的淀粉样物质,对于一些年纪相对较轻(40至60岁)的脑出血患者,可以帮助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
此外,还可通过抽血检查一种名叫“载脂蛋白E”的基因,明确自己患病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磁共振检查报告上报告了“脑微出血”,先不用慌,因为脑微出血并不是脑出血,就像腔梗不是脑梗一样,少量的脑微出血,有点像人额头上的皱纹,是衰老的表现。只有有特定表现的,比如数量较多、在特定部位的脑微出血,才有临床意义。虽然不用特别担心,但也请别太大意,最好结合检查结果和症状,请医生协助明确原因。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但可延缓进展
可惜的是,就像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找到治疗老年痴呆的特效药一样,脑淀粉样血管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减少脑出血的发生,延缓痴呆的进展。
警惕典型症状:
如果家里老人出现了突然发生的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差,需要及时到医院做一个头颅CT检查,判断有无脑出血发生。
留意药物使用:
如果诊断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应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药物或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一些老人常常合并患有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需要长期口服抗栓药物,这时就要请神经内科医生把把关,看看能否换用一些脑出血风险相对较小的药物,以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积极控制血压:
尽管脑淀粉样血管病导致的脑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但仍应当积极控制血压,这样能有效预防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出血发生。
评估认知功能:
脑淀粉样血管病还可能引起痴呆症状,需要请专业的神经内科医生进行认知水平的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早期服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的社交活动,都可以帮助延缓痴呆的发生。
作者:苏娅 程忻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