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考生备考时往往处于巨大心理压力下,效率不仅不能提高,反而容易造成发挥失常,考试失利。今天,2019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笔者以心理学知识为背景,与大家探讨如何科学减压,助学子顺利高考。
先说说笔者遇到的三个实例。
例1:
成绩拔尖的同学小王,高考两天前状态一切都很好,各种模拟考试成绩均在680分以上(满分750分),他的理想是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按实力是不在话下的。但就在高考前夜,父母因帮孩子准备饭菜的问题发生了小分歧。
父亲认为准备平时的饭菜就好,担心改变饮食习惯会导致身体不适;母亲则认为考试的日子应该加强营养和能量,避免能量不够影响发挥。
父母的争吵声音很小,但仍被小王听见了,他反复纠结,担心爸妈因为自己而出现情感危机,整夜基本未睡。
结局可想而知,这孩子考试时魂不守舍,后来总成绩在590分左右,虽然不错,但与他的理想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后来复读重考了。
例2:
平时成绩一般的小张,充其量也就能考一般的二本院校,一本是不可能的。他很喜欢运动,性格大大咧咧,高考前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按部就班——上课时间学习,下课时间运动,和同学聊聊天,晚上十点准时洗澡睡觉。
考试的几天里,他一个人做着考试相关事务,与平时差不多,没有家人给予的特殊待遇,没有父母陪考,笑容常常挂在他的脸上。成绩出来那一刻,同学都为之惊讶——620多分,超出了他预估的550分一大截。他顺利考上了一本院校。
例3:
平时成绩在上游水平(600分左右)的小李,自高三开始便更加努力,老师和父母对她都很放心。她曾和我说,高考对她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考不上将意味着“要做一辈子农民,永无出头之日“。
她不想过农民的贫困日子,所以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早上五点又起床继续复习,下课和吃饭时间都在背英语单词。
到高考前一周,眼看高考越来越近,小李开始出现失眠,、食欲差、恶心呕吐、容易烦躁、频繁上厕所,并且白天提不起精神。高考期间,她又出现头痛,勉强坚持度过了考试。
成绩出来时,她几乎崩溃了,一年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只有500分的结果。
通过3个例子可以看出,每个人面对高考的态度不同,内心压力不同,结局也不同。
为保障高考顺利发挥,我们该如何减压呢?
先来正确认识“高考”,压力过大背后往往是对高考的过度解读。
有人认为高考失利就等于一无所有,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老师。不!高考就是一场考试而已,它是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手段,它在人的一生中的定位不过是一小步。我们每个参加高考的考生都是人才,都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只要努力付出,认真对待,相信这次考试会给我们不错的结果,不必过度担心。退一万步讲,即便考试失利,一本不行有二本,二本不行有大专,大专不行可以读技校,青春在,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精力,只要能为国家作贡献,都一样是受尊重的,都一样会干出一番事业,怕什么。
高考,考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它考察的是考生在复杂因素影响下的综合水平。像例3中的小李,就是把高考与命运过度联系而产生了焦虑情绪,过度透支了体力和精力,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是不会提高的,往往考场发挥失利。相反,例2中的小张便是科学应考的受益者。
所以科学认识高考、科学备考很重要,这是高考减压的第一步。
再者,高考的良好发挥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平和的外界环境是健康状态的有力保障。
合理的作息就是根据高考考试时间安排作息,形成稳定的生物钟,该做题时就要做题,该休息时就要休息。
保障充足的睡眠,总睡眠时间一般要8个小时左右,根据医学研究,最好晚上十点前就入睡,早上六点起床,对大脑和身体的修复是最好的,切忌做“夜猫子”。
半个小时左右的午觉也是很重要的,有利于保障下午的精力。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就是按照平时相对固定的时间和食物安排饮食,保障充足的水分和能量摄入,切忌备考期间饮食变化过大,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减肥、胡吃海喝都是不可取的。
平和的外界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像例1中的小王,仅仅是父母的小小争吵便能影响到他的心态,从而影响发挥。还请考生父母在这段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沟通,万万不要争吵、冷战、闹离婚等。
除了家庭环境,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和关系好的同学多交流,适当有氧运动,分享学习经验或心情,抛弃苦恼,保持轻松心态,避免做“闷葫芦”。
科学也证明,适当的焦虑有利于成功。压力会造成焦虑,减压就是要让焦虑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容应对,这里所说减压可不是面对高考的漠视和放任态度。
除了以上所说的内容有了保障以外,如果您面对考试时仍感到紧张、出汗(特别是手心和面部)、胸闷、心慌、大脑反应慢或感到空白,就说明焦虑过度了。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放松技巧:深呼吸,闭上眼睛慢慢深呼吸几次,内心想着“考场上考生最大,卷子上我爱写啥就写啥”,也可以搓手、搓脸或用手指梳头,也可以喝点水,感觉紧张的程度降低以后先做简单的事,在卷子上写上名字、准考证号等信息,做题时先完成把握较大的题目,对暂时没思路的题目暂缓一缓。
你会发现,随着做出的题目越多,心情也就越放松,思考力也会越好。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避免去研究难度过大的题目,最好梳理基本知识点和做题思路。这样可以避免挫败感,要营造自信的氛围。
提醒即将考试的同学们,科学应考策略可以四两拨千斤;还有一点,不论结局如何,别气馁,人生到最后,赢在一份心态。这话你们现在未必懂,但记着,长大后会慢慢懂。
作者:赵远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师)
编辑:唐闻佳 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