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小龙虾!”Y先生出院说出这句话。他没想到,一只小龙虾,差点让他丢了命。
季节性“网红”小龙虾是很多人的消夏标配,就在最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接诊了一位吃小龙虾反复咯血的Y先生。
Y先生30多岁,近日去外地出差,应友人之邀品尝了小龙虾。酒宴正酣时,Y先生被龙虾壳呛了一口,紧接着剧烈咳嗽起来,当即咳出几口鲜血,友人立即带Y先生到当地医院治疗,经简单“止血”治疗,咯血很快好转了。
返回上海家中后,在家人劝说下,Y先生到市六东院呼吸内科就诊,并住院完善检查。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入院当晚10点,Y先生再次突然咯血,多种止血药物联合治疗仍无效,看着床边的小半盆鲜血,Y先生变了脸色。
值班医生柳毅立即请示呼吸内科常务副主任殷少军,经详细检查后发现,病人已经出现咯血窒息的情况,性命堪忧,医生当即联系放射介入科进行止血治疗。
与此同时,放射介入科会诊医师与家属谈话告知介入治疗的必要及紧迫性,放射介入科主任医师王建波连夜从奉贤区赶回医院进行治疗。
要不要手术?此时,Y先生和家人陷入犹豫,直到凌晨三点才同意进行介入手术。此时,患者已咯血近500毫升!
DSA手术介入治疗中,王建波处长发现,患者供应右肺中叶支气管动脉已明显迂曲增粗,当即放入弹簧圈,并联合栓塞剂进行止血。术后造影显示,病变血管不再显影,患者咯血停止,观察后返回病房。
然而,Y先生的磨难并未结束。介入后1小时左右,Y先生再发咯血,值班医师再次给予“垂体后叶素”等多种止血药物联合止血治疗,咯血渐有减少,但仍有反复。
住院期间,王建波医生不断来看病人,考虑除已栓塞的血管外,可能又有血管破裂,建议尽快完善胸部增强CT,以评估肺部病灶情况,寻找“犯罪”血管。而就在检查后当晚8点左右,患者再次大咯血,鲜血涌出,出血量很快超过300毫升。
情况危急,呼吸科殷少军主任、孔志斌副主任医师联合放射介入科王建波主任、心胸外科李谦平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钟文晖多学科阅片及会诊讨论病情,一致认为:患者肺部仍有活动性出血,还有另外一条“犯罪”血管发生破裂,随时可能大咯血窒息,需立即再次介入止血,并随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然而,家属再次犹豫了,已经介入过一次没好,再介入治疗不好怎么办?情况危急,家属存有疑虑。
“患者才30多岁,对家庭来说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王建波处长跟呼吸内科殷主任再次与患方沟通,告知家属现在做介入手术风险最小、获益最高的。
当晚9点左右,Y先生终于愿意接受再次介入手术,推入DSA室,造影显示,右下肺又出现了一根血管破裂出血。医生立即予栓塞止血治疗,随着栓塞剂的注入,患者顿感轻松,喉咙里“痒痒”的感觉消失无踪,咯血停止。
术后观察20分钟,患者无出血倾向,安返病房。
过了一天,号称内科“止血刀”的“垂体后叶素”停掉,患者无咯血,慢慢地,止血药全部停用,患者仍无咯血;又过了一天,患者可以下床活动了,无咯血再发。在呼吸内科、放射介入科、心胸外科多学科共同努力下,这场止血攻坚战终于胜利落幕。
经过这惊心动魄的救治,Y 先生与医生成了朋友,出院这天,床位医生调侃,“还要吃小龙虾么?”Y先生坚定地摇摇头,“再见了小龙虾!”
那么,这场看似由小龙虾引发的“血案”,真凶是小龙虾么?医生分析,这锅未必应由小龙虾来背,这场险情也许是患者剧烈呛咳导致的,也许患者本身有肺部血管畸形,也许还有其它可能。
医生坦言,医学发展的局限,让很多病例还无法获得查证,但在危急时刻,医务人员竭尽所能,对症治疗,挽救性命是义不容辞的。
作者:记者唐闻佳 通讯员李虹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