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的生活中面对过几个人的死亡?在您的医学生涯中见证过几个人的死亡?在您的生命中有过死亡的危机吗?在您的意识中有过对死亡的思考吗?一连串问题扣人心扉,也成为这个毕业季里医学生们最难忘的“最后一课”。
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医院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毕业礼——《携死而生——当离去不可避免》学思践悟读书会,三甲医院里的院士医生、终身教授与未来医生谈谈生命教育、生死教育。
“在医学生毕业之际,举办这样一场有关生死观的读书会很有意义。我们手里的这本书聚焦的是死亡,却能帮助医生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思考死亡,让医患沟通更有温度,更能体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涵义。”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沈国芳作为“大学长”率先发言。他对这群医生新人送去勉励:要做一名医术高明、常怀仁爱之心的医生,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携死而生——当离去不可避免》由交大出版社出版,采用两位作者电子邮件往来的形式,详述了他们照顾亲人或患者的经历和感受。交大出版社社长李芳谈及本书选题由来时说,本书主题虽严肃,但形式轻松,希望引导大众把握正面的生死观,在接受死亡必然性的同时能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由“携死而生——当离去不可避免”这个主题发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著名医学家邱蔚六教授与医学生分享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和感悟。“生与死是一个哲学命题,对生死的理解不仅东西方存在差异,也会因为科技水平、人文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当了一辈子医生,老先生称,在和平年代,对医生来说,为患者谋幸福是生的意义所在。
他还向即将离开医学院的后学们强调:每个自然人都要永怀感恩之心,感谢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三位母亲,生身母亲、母校、祖国母亲。“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自己,接受教育,回报社会,给予自己生命以灿烂既是生的意义,也是死的价值。”邱蔚六院士娓娓道来。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周曾同以“向死而生——谈谈死亡观”为主题发言。他向医学后辈连发四问:在您的生活中面对过几个人的死亡?在您的医学生涯中见证过几个人的死亡?在您的生命中有过死亡的危机吗?在您的意识中有过对死亡的思考吗?
“已有数百名亲友离我而去,我能叫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生命就是这样不断地告别,也不断地迎接新生。”周曾同教授说,面对亲友死亡,他悲痛,惋惜,相怜,怀念,但即便悲痛,也要走出阴影,即便怀念,也要能够自拔,在怀念中,让自己做得更好,活得更充实,完成逝者夙愿。
作为医者,他日常面对着更多生死故事。有一个“四刀病人”,已接受了四次手术,找到他时十分焦虑,生怕再来第五刀。结果经他检查发现,这次口腔破溃是食物残渣造成,警报算是解除了,但他提醒患者必须注意清洁,不然容易再发癌。患者如释重负,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
还有一个“一刀”病人,刚经历了肿瘤切除手术,周曾同叮嘱他三个月后回来复诊,结果患者说:“周教授,3个月后我肯定回不来,那时是我父亲100岁,到时候爸爸就是我们县最长寿的老人,我要挺过爸爸的百岁生日宴再来!”
看着病人坚定的眼神,周曾同理解地点点头说,“你放心,三个月内不会癌变,你只管放心参加父亲的生日宴,到时候带着长寿糕来见我!”
病人很受鼓舞,带着希望回家了。
“作为病人,周医生你这句话真的很有用。”这是周曾同听到患者对他说的。他很清楚,不是所有病人都能获救,但医生的一些话真的有治疗作用,能让人在绝望中重获希望,所以他也希望在毕业季把这些感悟分享给准医生们,要始终记得用同理心尽力帮助、关怀病人。
两小时的深情讲述,医学生感慨“最后一课”令人难忘。
“听周老师算了一下曾离开自己的人数,我很受触动,不包括病人,目前有两人离开了我,都是同班同学。他们的离去很突然,我从一开始的不敢置信,不敢回忆,到开始担心自己生病,甚至对医学产生疑问……但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向死而生,生命的有限反而提示我们更好地珍惜现有。”交大医学院14级口腔七年制学生单宇华说。
“正如邱院士和周教授所言,死亡是不可回避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作为普通人要常怀感恩,向善而行,拓展生命的广度,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除了练就过硬的临床技能、身体素质,还要懂得帮助患者正视死亡,从容有尊严地离去。”交大医学院2017级硕士王旭辉说。
一场两小时的读书会,无论是分享者还是聆听者,都沉浸于对生命有限性的深深思考中。当离去不可避免,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是对生命的最大珍惜与尊重。
作者: 唐闻佳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