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大都是在女性绝经后5-10年以内、男性7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所发生的原发性疾病。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所有人的骨质会缓慢流失。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除了会引起腰背疼痛和驼背,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引起骨折,包括胸腰椎体、髋部和前臂远端等的骨折。椎体骨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食欲和肺功能减退、睡眠失调、寿命缩短等。有一半的髋部骨折病人会行动不便,需要别人照顾。严重的骨折会引起瘫痪。有些更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仅仅是一个打喷嚏或咳嗽就会发生肋骨骨折。
要明白的是,发生骨质疏松不一定就意味着缺钙,进而错误地认为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可以了。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包括:
体重过低;性激素低下;
吸烟;
过度饮酒;
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
体力活动缺乏;
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
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
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老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70岁时。
可见,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单纯补钙也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另外,年轻人也不要掉以轻心。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
主要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
★继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于其它原因所致。比如,继发于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类疾病很少被人了解,单纯补钙远远不够,还需要诊治原发病。另外,散发的其他类型的骨代谢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状旁腺疾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症等,常常发生于年轻人。
★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
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因此,年轻人如出现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也应及时就诊,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或特发性骨质疏松。
目前,骨密度测定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
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综合治疗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具体药物的选择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
作者:于明香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