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0年1月20日全面打响疫情阻击战以来,成效正不断显现。现在,我们应该从最初的恐慌和混乱中慢慢冷静下来,更理性地应对问题。疫情防控进入到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更强调理性认知,而非情绪动员;要深刻反省,将灾难当成心理成长的契机,促进个体心理和全民心理建设。
防护行为到位即可,不必过度防卫
不时有消息说,消毒液、酒精都卖光了,甚至连似乎与事无关的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莲蓉月饼也都卖光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人防护措施或许很多,而黄金法则就一条:切断人际传播,防止病毒从身体入口侵袭。
因此,做法很简单:少见人,远离人,戴口罩,勤洗手。个人的其他做法似乎意义不大。比如,没有必要每天把家里都拿酒精清洗一遍;没病的情况下,也不必盲目服药作预防。过度动员、过度防卫反而虚耗精力,引发焦虑而影响正常休息和工作,不利于健康。
对待疫情严肃理性,不可全民亢奋。据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的现场直播,就有6千万人在线观看。在目前全民防疫过程中,人们有了共同话题,共同情绪,容易陷入另一种不健康的全民“狂欢”心态:紧张情绪被错误地体验为事件很刺激,对话题的关注产生围观快感,共同的热点让认知亢奋,对抗疫一线进展的关注让个体产生虚幻的控制感。
这种过度的激动亢奋心态与抗疫大局无补,对个体心理健康不利。我们要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待疫情,不必为此激动亢奋,还不如安静地做好本职工作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
信息获取适可而止,不要做手机控。
对手机的依赖本就很普遍了,到处都是“手机控”。当下关注疫情的需求,更是让很多人不停查看新闻,刷朋友圈,转贴跟评,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实际上,网上存在大量冗余信息、无用信息、不实信息、负面信息,不断上网刷屏,让人信息过载,认知疲劳,心情烦躁。建议大家手机不用总抓在手中,不用逮机会就看。
要了解疫情动态,每天有两次,每次有几分钟看手机就够了。否则,疫情过去了,手机成瘾了,也麻烦。此外,微信上各种工作群、朋友群,让大家或自愿或被动地卷入各种圈子,不时收到工作指令,受到信息骚扰,正常的工作学习时间被一声声信息提示音切割得七零八碎。这时你能做的要么是退群(当然有的工作群不能退),要么是让微信静默,你有空时再集中“批奏”,不然你就被手机控制了。
过好日子抓好工作,别虚度假期。
目前各项防疫治疗工作都有序推进,不断取得良好进展,疫情可防可控,虽然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行为,但生活还要笑对,工作不能忘记。对于绝大部分没有直接参加防疫一线工作的人们而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安静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春节假期结束了,安心踏实地回归工作岗位吧;还没有开学的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吧。若假期过得没内容,没计划,没事可做,反而容易丧失意义感,徒增烦躁感,所谓“无事生非”。
后疫情时期多反省,不能忘记教训。
虽然病毒是否算生命可以争论,但凡是生命,一定想生存并繁衍。病毒在动物宿主体内或许相安无事,甚至共同进化得很好(当然也有不好的时候),但一些人的猎奇口欲将病毒引入人际进化链条中,招致疫情灾祸,因此我们人类要管好自己的嘴。
时代的创痛,经常过不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可能被忘记,17年前的“非典”教训至少没让今天的一些人改掉“贪吃”的毛病。我们要对大自然有敬畏感,而非以能吃冷僻的生猛海鲜炫耀自己的身份、权力和胆识。大疫当前,医护人员冲锋在一线,他们是最可爱、可敬的人,我们对其敬畏和感激,也不可忘记。
我们近期总结了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在过去几十年明显下降,职业倦怠感明显上升。顺便说一句,教师群体也是这种趋势。我们不能总以所谓医德、师德的名义对这两个群体进行道德绑架,要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境况。要善待呵护我们身体健康与心灵成长的人!
作者: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