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上海发展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不仅不可缺席,而且是必争之地——上海有实力,但也要有抓住机遇,谋求更好发展的能力。
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演了特殊的“带货会”:科研人员上台陈述科研项目,台下坐着投资人、知识产权保护专家、技术开发人员,为项目孵化出谋划策……这场科研人员与产业人士的路演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海二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四方共建。
不少专家指出,这场路演会透露了一个清晰信号:在上海,“产、学、研、资”等健康产业要素正形成“握拳”出击之势。
把小“金蛋”孵化成金“凤凰”构建合作联盟,探寻成果转化模式再创新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里,医生们往往身兼“三职”:给病人问诊时是医生,给学生上课时是教师,在实验室埋首做实验时便是科研人员。在临床、教室、实验室“三头”折返跑,有人跑出了不少令人惊艳的成果。
去年,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p53靶向药物项目”获得成果转化,初步公布的合同标的额为1000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说,以“科创25条”等为契机,上海交大医学院近年努力打通“产学研资用”链条,近五年共完成成果转化40项,累计标的额3.62亿元,涉及肿瘤诊断及药物系列成果转化、脂肪干细胞及其衍生物项目,惠民价值很大。
“生物医药成果转化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产业链环节存在中间壁垒,一般社会资本对战略意义大、突破0到1的长线技术不感兴趣,财政资金与社会投资衔接存在空档。”江帆形象地打了个比方:生物医药“卡脖子”问题遇到“死亡谷”,跌入其中,难以跨越、走通产业转化之路,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积灰”。
那么,如何才能把更多实验室的小“金蛋”孵化成一个个金“凤凰”?科研人员遭遇的“转化”困惑有没有破解的新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应运而生的“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即有探索新路的意图:希望构建起 “产、学、研、资”等多元素聚拢的合作联盟,为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提速。
聚拢“大于四方”的创新要素让科技人员与企业充分接触,擦出新火花
在该平台首次创新项目路演会上,9个项目涵盖肿瘤免疫、生物制剂、肺纤维抗体治疗、新冠mRNA疫苗研发等多个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医药研发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筹备组牵头,路演会还专门邀请了技术研发、市场运营、商业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给项目“打分”,把脉产业转化优化策略。
上海交大医学院高小玲教授带着“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技术平台”项目而来。“对医学院校科研人员来讲,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成果能转化为救人良方。然而长期以来,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间,由于缺乏企业参与,太多实验室有创造力、能解决临床需求的工作被埋没,期盼上药—交医的合作能架起一座桥。”
业内认为,我国大健康产业正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尤其是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坐拥千亿元规模。高水平医院、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百年老店”型药企等产学研要素齐全的上海,被认为是大健康产业的富矿之地。与此同时,上海也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和魄力:大健康产业如同一块块“拼图”,需尽可能多地将散落各地的创新要素集结,从而完善健康创新产业链条。
《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而上药—交医平台则将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对药物研发、临床研究、商业市场、运营管理、法律保护的全链条支持,让科研原创力助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上实集团董事长沈晓初表示,上实集团将积极推进“四方合作”,充分发挥其多元化资本运作及全球资源优势,全方位、全周期地为上海交大医学院早期科技成果孵化提供强大的资源后盾。
可以看出,这个孵化平台的各方,既各有优势,又有望聚拢“大于四方”的创新要素,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要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很多时候必须突破机制体制约束,让科技人员与企业有充分的接触空间,才能擦出创新火花,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地直接地用于支撑产业发展。”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陈国强称,此次孵化平台的上线,不是一个突发奇想,而是“十月怀胎”后的水到渠成:四方走到一起,期待若干年后从中涌现出身家千亿的生物医药巨头。
作者:唐闻佳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