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祯希)一条将电商低价票比作“电影掘墓人”的长微博,这几天引发了业界的争议。业内人士以刚过去的春节档期为例,认为《天将雄师》的排片量是《狼图腾》的2.5倍,正是由于电商补贴商业大片挤压文艺片造成的。电商的参与既为观影带来了便宜便捷的消费体验,也一直伴随如何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争论。
因为电商补贴,眼下不少观众看场电影只需要掏大约一顿中饭钱。原价100多元的3D电影,9.9元、19.9元就能看到,电商的超低价电影票,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观影首选。数据显示,羊年春节档,大众点评与美团两家企业至少各投入2亿元补贴电影票促销。而大年初一3.3亿元的票房中,猫眼就“认领”了1亿元,这意味着,当日电商票价补贴高至三成。近期低价票愈演愈烈,在刚过去的妇女节,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3.8元的超低价,甚至零元看电影也时有出现。低廉的票价将大批观众吸引进影院。
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买账。一篇长微博谈到,目前的电商价格竞争,与当年美国超市超低价销售音像制品十分相似,而后者则被视为音像制品市场的“掘墓人”。20年前,音像产品的销售几乎成为美国所有大制片公司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大超市为了吸引人流,用成本价的三分之一出售音像制品。随着低价音像制品在超市的热卖,传统音像店纷纷倒闭。超低的价格让消费者形成了“心理惯性”,音像制品的价格稍有上涨便会导致销量一落千丈。成为一家独大的销售平台后,超市开始倒逼制片方以更低的价格供货。制片公司这才意识到,当年允许超市低价销售的做法,其实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这个案例与当下电商推出的超低价票,被不少网友叹为“神同步”。有业内人士还表达了对超低票价的深层忧虑:电商在补贴上一窝蜂追逐热门影片,其实挤压了较为文艺、小众的影片的生存空间。有评论认为,应当参考成熟的网络支付方案,对网络补贴进行规范,避免单纯的“价格战”,让电影制作机构、电影院、电商都能从这一新增销售渠道中受益。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