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现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然而,中国当前已经具备了全民创新的基础、资源和能力了吗?教育,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2014年1月9日的FBK Talk启动论坛“下一个十年:学习、商业与社区的融合创新”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反思中国现行教育体系的根本性问题与由此而来的种种缺陷,呼吁开启新一轮教育改革,同时从学校、社会主动发起一场“学习革命”。
未实现的教育目标
“我们赋予教育一些过重的使命,又忽略了它应该承受的基础使命。”
“传授知识、推动创新、培养未来一代”是教育的三项目标,然而,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所传递的“知识”和追求的“使命”与这三个目标完全脱离。
首先,我国发展新型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有一线生产能力的技术工人。但在过去20年间,重点发展大学的同时,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大专等培养应用技术型劳动者的基础类学校体系却瓦解了。本科生不愿意从事机械操作,于是,有大学学历的人多了,但大学生找工作却越来越难。企业、工厂、民办学校在培养基础技术工人方面填补了部分不足,但大学却占用了国家过多的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其次,今天的教育体系是为高考设计的,是为进“最好的大学”设计的。孩子被社会、家庭推上高考的道路,扭曲天性、没有快乐,这样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培养未来社会领导者的目标更没有实现。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社会心理的改变。孩子们变得非常自我中心,经不起挫折,不懂得分享,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甚至不关心自己的家庭。在一项针对中学生的关于“什么是你追求的”调研中,美国学生的回答主要集中于“真理”和“知识”,而中国学生则是“财富”和“个人地位”。这样的价值观怎样推动创新国家的发展?这样的毕业生怎么承担社会责任,迎接未来的巨大挑战?
中国今天的教育走上了歧途,所有的安排跟想象的目标脱节。我们赋予教育一些过重的使命,又忽略了它应该承受的基础使命。
开启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
“一所学校的努力是有限的,如果所有学校都可以参与其中,对于社会知识的分享和全面学习将是极大的促进。希望有更多的殉道者一起来参与,我们的改变会更加显著。”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政府要去推动改革。国家当下还没有把教育当做所有问题的根源和所有战略的基础。高考制度不能简单地描述为一种错误,高考无论怎么改,都无法解决学生的筛选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多的优秀大学供学生选择。在政府驱动下的“一流大学”并不是真正的优秀大学。优秀的大学是有灵魂的,即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学生,也更加明确要把他们培养成怎样的人。发展优秀大学需要政府将教育作为战略基础给予更高重视,需要对学者的充分尊重,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脱离公务员体制,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到教育学生和学术研究上。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进行着改革和设计,顺应学生天赋,帮助他们建立未来的长远目标,切切实实给予更多机会。比如,50%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可获得去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只要学生有能力,即使经济上有困难,其留学的费用差距可由学院支持。上世纪80年代中国推行企业自主权改革,今天的大学也应有一些“殉道者”的精神,自发地制定改革措施和进行通道设计。
除此之外,家长和企业也是推进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家长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有知识、有理想、有愿景的家长可以形成正面的引导。企业的责任是使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拥有更成熟的心智、更独立的人格、更加娴熟的工作技能。未来,企业大学将与大学教育贯通。
在不同社会力量推动着教育变革的同时,技术平台的发展也推动了学习革命。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于2013年掀起了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热潮。在校园外学习知识,这是极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它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学习意愿和能力,使每个人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也在这方面进行着尝试,例如,我们推出“复旦商业知识”,分享学院老师的课程和研究成果,不仅对校友、学生开放,社会公众也能免费获取。目前,平台的日曝光量已达30万人次。
然而,一所学校的努力是有限的,如果所有学校都可以参与其中,对于社会知识的分享和全面学习将是极大的促进。希望有更多的“殉道者”一起来参与,我们的改变会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