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礼平
稍涉甲骨学,都会知道胡厚宣大名。早岁读胡老《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等书,佩服得五体投地。1979年到广州流花宾馆参加第二届古文字学术研讨会,始识胡老。胡老高大威严,体型与其学问一样,甚有分量。嗣后去北京也曾登东城区干面胡同东罗圈社科院宿舍讨教。后来几个会议都及期而遇,照例登房请教,受益多方。
胡厚宣(1911—1995),河北望都人。家贫,兄弟姊妹六人,厚宣最幼,就读每名列前茅复以奖学金在北大专攻史学,其时中研院史语所由穗迁京,所长傅斯年也在北大任教。1934年毕业时,傅斯年“拔尖”,聘胡入史语所考古组,胡参加殷墟发掘,负责1004号大墓的工作。嗣后回南京整理殷墟1至9次发掘所获甲骨,开始真正研究甲骨。其间写了好些研究甲骨的文章,又与恩师董作宾合编《甲骨年表》。1940年到成都齐鲁大学任教。1944年起,陆续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奠定其学术地位。三四十年代疑古之风甚盛,有说《山海经》是伪书、《尚书·尧典》系后人作,胡《四方风名考证》一文,举出这两部书中一整套古史资料,与殷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字完全吻合,此文“皆能有所发明,可为不易之论”(马衡评语),“学者又莫不惊叹,谓君能继王(国维)君之业也。”(杨树达语)(君崇尚王国维“古史二重证据”的考古之学。)
胡学术上有成,婚姻亦美满,夫人桂琼英志同道合。而桂家雄于资,助胡大量采购甲骨和相关文献。所藏甲骨九千多片,后悉捐献,足见胡老胸襟。
解放后,胡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56年奉调上京,从事编纂《甲骨文合集》这一宏伟工程。胡组织人马,跑遍海内外各单位收集材料,去伪存真,拼复缀合,费尽心力。但运动不断,严重妨碍进度,“断断续续,做做停停”,弄到1982年十三大册图版才出齐。此书是甲骨学一个里程碑。记得1978年征订时,订费十多万元可以在香港铜锣湾买半层楼,而饶公时在巴黎,曾急打电报订购。
《甲骨文合集》书成,遗憾的是为此书费尽心血的胡夫人桂琼英却未及见,先于1977年过世。隔了几年,胡娶任梅清为继室。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梅清移居香港铜锣湾百德新街,胡老亦偶尔来港探亲。
九十年代,想拜访胡老,但电话已变,有次胡老寄贺年片上书新电话号码,并欢迎笔者去看他。其时太忙,未有立即上京,不久传来噩耗,不胜唏嘘。
犹记得有次开会夜间在房中聊天,胡与张政烺同一房,谈到下放劳动,胡说劳动无关系,最不惯农村的卫生,例如上厕所办大事时,落下的秽物溅起污水弄脏屁股,而厕所根本没有手纸,只备破瓦片刮屁股用,京城来的老先生实在受不了。
笔者有幸得胡老赐题甲骨卜辞一纸:“乙巳卜,壳贞,王大令众人曰:劦田其受年,十一月。”出自《殷墟书契续篇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