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同学凭借在母校复旦所接受的教育和滋养,既没有在困难面前低下头,更没有在挫折面前弯下腰。在人生之路面临进与退、上与下、苦与乐、成与败的考验面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人生答卷。母校特别是当年曾为他们授过课的老师们,也不由会对这批学子的出色表现和骄人业绩,感到由衷高兴和自豪。
复旦大学新闻系1966届的33位毕业生,称得上是特殊年代的一批大学生。在国家遭遇经济困难的时期,在大学招生数和录取率都很低的情况下,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试,他们于1961年秋如愿考取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他们接受了五年正规的大学教育,然而,就在他们行将毕业踏上社会之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他们的毕业分配被整整推迟了一年。不仅如此,在当时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还盛行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明就里地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和用非所学的地方,有的还借“接受再教育”之名,把他们“长期下放”。然而,这批同学凭借在母校复旦所接受的教育和滋养,既没有在困难面前低下头,更没有在挫折面前弯下腰。在人生之路面临进与退、上与下、苦与乐、成与败的考验面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人生答卷。
一
在告别学校、踏上社会五十年之际,他们相约聚首母校,举行毕业50周年的纪念活动。他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大多已两鬓染霜,子孙绕膝,当上了爷爷奶奶。对此次回母校、回“娘家”欢聚,全班同学无不欣喜异常,都在翘首以待。这批同学对在复旦六年的寒窗苦读,对这里的一楼一宇,一桌一椅,一花一木,无不存在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当年曾热心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的各位师长,更是怀有深深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眷恋之心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激之情。
10月18日,这是大家相约回母校聚首的日子。其实早在一两天前,就有同学不远万里、千里,相继从海外新西兰,从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乘兴赶来。有位被大家尊称为“薛大姐”的同学,前些年双腿患病曾动过手术,行走不大灵便,但她说什么也要回母校参加欢聚,就索性由她的女儿陪伴而来。这一天,有的同学一大早就冒着淅沥细雨,提前一小时从市区赶到母校,为的是寻访一下当年就读时母校的模样,再看一看今天的新貌。
这天上午,在复旦新闻学院的会议大厅里,面对学院的新老领导,面对当年曾授过课的诸位老师,这批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争相表达对母校的感怀之心,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当晚,在“我的人生感语”的恳谈会上,这批毕业生更是纷纷联系自己的人生之旅,深情地回顾了在复旦的六年寒窗苦读,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而且使个人的人品和情操都得到了修炼和磨砺。
二
由于时代的特殊背景,这批同学毕业分配离开母校以后,绝大多数的人生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张某同学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秀外慧中,为人谦和,处事低调。毕业后,她坐了几天几夜西行的列车,踌躇满志地来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报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该台人事部门接待人员看了她的报到通知,竟然说“我们这里不需要”,让她吃了个闭门羹。最后还是在该台工作的同为复旦毕业的一位学姐从中斡旋,好说歹说才勉强给她作了安排。同样没有想到的是,由她接手制作的笫一篇录音报道一炮打响,播出后好评如潮,这会儿她又成了两个部门争着要的“香饽饽”。此后,为了解决家庭困难,经有关单位协商,她先被调入距离上海较近的无锡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并很快升任为无锡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后又被聘为 《中国新闻出版报》 驻上海记者站的记者。为反映上海新闻出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她采写了一系列有深度的独家报道,受到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好评。盛某同学也有类似经历。他是班上有名的“美男子”,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他不仅学习努力,还具文艺天赋,有一副好嗓子,并擅长吹奏口琴。课余时间,在学生宿舍楼里,每每会荡漾着他美妙而动听的歌声、琴声。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毕业后自己会被分配到千里之遥的贵州省,而且是在穷山沟的一家小厂工作。他一时苦恼极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决心为改变眼前窘境、实现专业对口主动出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争取到了加盟南通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机会。在新单位,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很快被同事们高票推荐为台领导成员,旋即又被南通市委正式任命为主持工作的南通市广播电视局常务副局长。不久,他被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作为人才引进,当了多年的上海电视台台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有一位刘姓同学,可说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来自上海郊区,川沙口音,为人朴实、憨厚、耿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就是这样一位根正苗红的农家子弟,竟然被分配到上海普陀区一家电机厂去工作,去“接受再教育”。他不负众望,一头沉到工人师傅中去,主动拜工人为师,虚心向工人学习,很快与工人师傳们打成一片,受到大家的拥戴。未多久,他就被上级部门提拔为这家厂的党委书记。“文革”结束后,他逐步实现了专业对口,相继在《上海工业经济报》 《消费报》 从事新闻工作。在担任 《消费报》 总编辑期间,他带领全社同仁不断开拓创新,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该报发起在全市举办的几次大型“维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活动风生水起,家喻户晓。《消费报》 因此声誉日隆,发行量不断飚升。退休后,他热心牵头组织老新闻工作者周游列国,举办各种沙龙活动,还在老年大学攻读外语,潜心学习摄影和网络技术,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这次大学同班同学毕业50周年返校聚首的系列纪念活动,他是名副其实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成了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召集人。具有上述类似境遇的同学不乏其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
在这批同学中,还有两位是不能不提到的。他俩才华横溢、业绩卓著,无奈天妒英才,他俩不幸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家都为之感到十分痛惜。其中一位是傅上伦同学。他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儒雅,持重,谦逊,门门学科成绩优异,古文功底特别厚实,被大家昵称为“老夫子”,兼任班级学习委员和墙报 《新枝》 的主编。毕业后,他分配到新华社宁夏分社,在大西北默默奉献,一呆就是十余年。让他后来在全国新闻界声名鹊起的,是一篇报道、一本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因长期在大西北生活对国情有深切了解,他由衷拥护改革开放,才情从此喷发。1979年,他与同事黄正根、李忠诚等共同采写了 《风沙紧逼北京城》 一稿。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今天,重温这篇报道,不难发现它的生命竟可以如此久远、影响竟可以如此深长。1999年,他还和同事胡国华、冯东书、戴国强联合撰写并出版了 《告别饥饿》。1980年春夏,他们被新华社总社召去,受命调查探讨农村脱贫致富的情况。穆青社长亲自找他们谈了话,希望他们以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 和美国记者斯诺 《西行漫记》 为榜样,能为这转变关头的历史留下一些什么。他们跨越四省(自治区) 三十九县,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历时半年,行程万里。他们将所见所闻用通讯的形式,发了14篇约58000字内参稿,其中一半以上由上伦执笔,途中还发了一些公开报道。让上伦终生难忘的是,在宁夏古城固原,他们的一篇十万火急的内参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原来农民坚决要求搞包产到户,县里、地委都不同意,影响了麦收。他们立即向总社汇报,总社一听事情太重要了,让他立马口授,总社同志记下来,并马上整理成内参清样上报。胡耀邦同志在看到内参当天决定亲赴宁夏做工作,一下飞机便拿着内参对宁夏同志说,是新华社内参让他来的。之后,包产到户在宁夏全面展开。西北调查结束,穆青社长要他们把有价值的东西整理出来,编成书稿。他认为“它是中国农村改革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馆中也难以找到的宝贵资料”。十八年后,这本书稿终于问世。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又再版了。班上同学说起此事,都感慨不已。上伦的这番经历,无疑会在中国新闻史上记下一笔的。
另一位是陈云发同学。他是从常州市武进县奔牛中学考进复旦的农家子弟,个子矮小,朴实无华,是班上年纪最轻的同学之一。可他资质聪颖,特别勤快、刻苦,涉猎广泛,博学多才,特别对中国文、史,多有关注和积累。他酷爰写作,乐于笔耕,不仅新闻的十八般武艺都拿得起,还擅长戏剧评论、剧本创作和写作小说。他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突发灵感,就索性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写作。他写的时评、随笔等短文,不时见诸上海报端,是新闻系大名鼎鼎的投稿迷。毕业后,他在北京军区办了几年部队报纸,复员后被安排在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织带公司,从事文秘工作。他不忘初心,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进行阅读和写作,并取得累累硕果。他被人引荐到上海市文联后,曾出任《上海戏剧》 杂志主编。在此期间,他参与策划并组织的上海戏剧界最高奖———“白玉兰”奖的评选影响深广,对鼓励出好戏出人才,促进戏剧事业功不可没,一直被延续至今。不久他如愿以偿,被任命为上海 《新闻报》副总编辑,主管副刊工作。退休后,他厚积薄发,进入了撰述的旺盛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陆续编撰出版戏剧评论集、网络评论集、当代艺人传记、章回体武侠小说以及文史专著等作品十余部。上海东方网开辟网评专栏后,他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高产的一位写手,短短几年竟写了2000余篇,并以 《热点QQ网评》 为书名结集专版。由于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他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每当社会上发生重要新闻事件,出现热门话题,他往往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他出手很快,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他的脑海里,装有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和一揽子写作计划。奈何天不假年,他在生前未能一一去实现。同他接触较多,对他了解较深的学兄余建华,曾以“左手新闻 右手文史”为题在报上撰文,全面评述了他勤奋刻苦、博学多才、著作等身的丰富人生。
平心而论,这批大学生踏上社会以后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愧于母校复旦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同样,母校特别是当年曾为他们授过课的老师们,也不由会对这批学子的出色表现和骄人业绩,感到由衷高兴和自豪。
四
这批大学生此次回母校欢聚,在郑重其事相继召开师生见面会、“我的人生感悟”交流会之后,还有准备地举办了数次自娱自乐的联欢活动。每次联欢,大家的心情似乎都得到了空前释放,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不是吗? 从独唱、对唱到合唱,从诗朗诵、演小品到脱口秀,从你呼我应打擂台到夫妻双双演双簧……舞台上频频出现“老来聊发少年狂”的盛况。主持整个联欢活动的杨姓同学说得好:这就是来自同学之间的友谊情深意长,是来自他们晚年衣食无忧幸福安康!
2016年11月2~3日写于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