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均由王峥嵘摄于漾濞光明村
漾濞,一个奇怪的县名,这儿有条漾濞江,古称蒙嶲、勐嶲,还有样备,这都是彝族语的译音吧。
去漾濞的光明村,要在盘山公路上盘旋两个小时。我们与雨雾一起盘旋,这是美丽的雨雾,森林在两边蓊翳荫郁,而绿色显得有些古老。两旁都是核桃林,可以看到粗壮的、怪异的核桃树,那是岁月太久的痕迹,风霜雨雪把它们扭曲削凿,但枝头却硕果累累,仿佛生命每年都可以新生和重生。
我们的车终于爬上了一个山顶,此为彝族村庄,用树枝造型的门廊上写着四个大字:云上村庄。
我们到了云上,云端之上,云雾之上,云海之上。这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浪漫村庄。但也许过去的生活是冷峻的,严酷的。六月天,天气有着深秋的寒意,要不是这郁郁葱葱的树木,我们的情绪会下沉。进入村庄,这个地方叫鸡茨坪,是光明村的一个自然村,全是彝族人。这个古村的彝族房子不多,但古核桃树证明这个村庄的年岁。这是一个核桃打脸的村子,走在村路上,抬头是核桃,扫脚是核桃,一不小心,核桃就撞你满头满怀。那些不堪重负的核桃树,委枝地面,果子躺在地上生长,也没人管顾。房子和人换了多少茬,树没换,这些古核桃树都在300年以上,最老的1500年,有古核桃树六千多株,挂牌保护的就有600株,树高有的达三十多米,一个院子一棵核桃树就遮蔽了天空,单株产量丰产年份达500公斤。栽树的彝人祖先,你何等伟大,老得像精怪的树,结嫩得像精灵的果,每户人家门口都是这种古树。
农业部在这里立了一块大石头,上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 二○一三年五月”。
光明村的核桃种植历史悠久,人人都是种植专家,现在光明村核桃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人均一百多棵,年销售核桃八百多万元,人均核桃收入1.2万元。还在核桃林下种植粮食、中药材,发展生态养殖。光明村还有一支活跃在全国的600人左右的核桃嫁接专业队伍,春节一过就会出发到重庆、广西、四川、西藏等地从事核桃嫁接服务。
这个古村成了大理苍山的特色旅游村,因为它在云上,又有营养丰富的核桃,又有那么多古核桃树,游客如织,不畏山路,在此居住的外地人也不少。
我们去老查家,他一家门口就有四棵古核桃树。去老查家有指示牌,老查叫查洪祥,现在,石门关旅游公司用他的地建了家客栈,叫“核桃客栈”,客栈虽然时尚,但核桃保护得很好。公司每年给毛利的7%,这是他小儿子查守杰的。两个儿子分了家,各分了五百多棵核桃树,即便现在5块钱一斤,也有七八万元收入——当年可是卖过二十多元一斤的。小查曾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军人,驻黎巴嫩,现在他回来了,种核桃,搞民宿,幸福。
在整个大理的苍山西坡,在漾濞大地,竟然有古核桃树十八多万棵。唐宋以来,这里的核桃一直是大宗商品和贡品。这种泡核桃果大,壳薄,仁白,味美,是我国核桃中的最好品种,入编《中华之最》,漾濞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
我在老查家吃着泡核桃,壳用手捏即破,油质多,咬在嘴里油津津的。这种核桃榨出的核桃油是保健食品,含丰富的维生素E,油呈清澈的黄绿色,做菜用此油,香味正,味道好。过去核桃榨油是用大石杵,现在找不到这种榨具了。这里的妇女过去上街会把干核桃仁用头帕包起拎到集市上卖,一公斤干核桃仁可卖六七十元,一头帕干核桃仁卖完了,就买一大袋大米背回去。
我在村里看到,这里的院墙篱笆也是用古核桃夹的,处处是核桃树,有一棵核桃神树,有1160年。这棵核桃神树,每年村里都要祀拜,它就是彝族人心中的萨秘母。传说彝族姑娘萨秘母,为了寻找一捏即破的核桃,听了老虎的话:人与铁核桃树合为一体,就会成为泡核桃,于是她牺牲了自己,才有了彝族人种植的泡核桃。每年,彝族人为念她的好,围在这棵神树下载歌载舞,献上祭品,希望神树萨秘母保佑彝族后代,依靠核桃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些古核桃树上的核桃,对城里人来说,是一种诱惑。2017年9月27日,“大理漾濞古树核桃果权慈善义拍”活动在上海国拍大楼拍卖厅举行,光明村22株古树核桃果权现场拍卖价突破51万元,1号古树核桃卖出了10万元的高价,单株年均价突破上万元。8号古树核桃卖到了每公斤297.14元。
我们在陈树军家吃饭,六月了,此地雨一下,风便冷,大家烤火,剥吃着核桃。他家只有一百多棵,收入三万元,但餐饮可赚十万元。这儿的风景没说的,最高处4122米,马龙峰,还有玉局峰。他说靠山吃山,靠核桃吃核桃,核桃花一串串,过去不叫它花,也不勾引蜜蜂,现在成了美食,还有核桃炖羊脑、核桃扣肉、核桃炒腊肉、核桃八宝饭、核桃肉丸子、核桃叶炒火腿、核仁荷叶饼、核桃糕、香酥核桃、青椒煸新鲜核桃仁、核桃仁炖鸡蛋、核桃炖猪脚、核桃馅汤圆、核桃拌生皮、核桃粥。核桃树上有寄生的松萝,松萝用开水一焯,凉拌清火。寄生的白参,开水焯后凉拌也是美味。还开发出了核桃茶和核桃酒,都好喝。
彝族人从不砍树,心善如草木,这样的村庄就有救了。世外桃源,加一“核”字即可:世外核桃源。
这些种梨种核桃的祖先很好理解,但一千年不破坏不砍,却很难想象——多少战乱,多少狂热,莫非千年来这些村庄没遇到一个手贱之人,没遇到一把斧头?中国的农耕社会在这里如此完美优雅存续,自然山川在这里如此昌盛郁勃自得,我觉得对于那些自鸣得意的“现代文明”,这里有静默的大智慧,有顽强抵抗的基因。山川草木一旦站稳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是水边的村庄,还是云上的村庄,得古木而活,得清水而媚,这些云水胜景,是现代文明最需要的灵魂营养。
作者:陈应松
编辑:潘向黎、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