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许多人尚且不知上海地区有山一样,想不到素以人文之邦著称的上海松江,同时具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景象。据第七批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介绍,庄泾拳船源自松江府城西仓桥庄泾村,距今约260年历史,共有拳术套路6套,健身养生功法2套,表演形式3种,是民间传统体育运动中的一枝武术之花。
庄泾得名于水。据《娄县志》和《娄县续志》记,四十一保有张庄渡、庄泾桥、庄泾庵、庄泾村。入清以后,庄泾村先归华亭县修竹乡所辖,后改隶娄县修竹乡。1999年4月,庄泾村撒二建一后为周星村,2002年9月改称周星居委会。说句心里话,对于庄泾村名的消失,还真有些难以割舍。理由有四:一是"拳出庄泾"已为松江地方典故,百年传承,来之不易。二是"拳出庄泾"对松江弘扬体育传统有着深远历史影响。例如,现代体育开始在松江中小学推广,则与云间第一桥北堍西侧隔河相望的庄泾村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从娄县走出国门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何东,学成回乡后在松江城西祭江亭开办了"体操传习所",为我国最早的体育学校之一。三是1984年,上海市体委将城西庄泾少林山拳,列为上海市民间体育发掘项目之一,庄泾武术传承人陆岳松荣获武术挖掘整理二等奖。四是具有强身健体和尚武精神的"庄泾拳船",拳出虎虎生风,船行薪火相传。今年抗"疫"期间,第八代传承人周龙弟携弟子在大仓桥演示拳路招式,为居家防疫、增强体质的百姓群众,提供网上视频教学服务。
追寻庄泾村民最初习武动因,与当地所处环境和地域文化积淀有关。从2010年绘制的《永丰街道行政区划图》上看出,拥有区域面积3.17平方公里的周星居委会,东起秀春塘,西至油墩港,南临沪杭铁路,北依古浦塘,其东向距古代水次西仓较近。史载,明代嘉靖年间倭寇曾窜抵西仓烧杀抢掠。倭患平息后即兴筑仓城,后又筑古炮台等设施,守护松江府税粮重地,确保漕粮安全。另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载:“父老云昔跨塘、仓桥之间未有民居,水急而险,且多萑苻(草寇)之患,商旅避之。”由此可见,强筋壮骨,防身自卫,守护家园,是庄泾村民与武术结缘的直接动因。清代乾隆年间,郁光明从少林寺学成归来,毫无保留地将一身武学传授给众乡亲,村上二三百户农民自愿随他习练少林山拳和刀枪棍棒兵器,且世代相传,扬名浦江南北,于是有了"拳出庄泾"之称。此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陈子龙,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清顺治四年(1647),陈子龙组织领导抗清起义被捕,船押解至跨塘桥时,奋跃入水,自沉殉国。因此,位于古浦塘畔的"卧子投江处",是庄泾村民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也许,正是代代相传的英雄故事,涵养了庄泾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英武气质和秉性,从而迸发出摩拳擦掌、舞刀弄剑的习武生命能量。
说"拳出庄泾",必说"庄泾拳船"。过去无论是松江、青浦朱家角庙会,还是端午节舞龙,都有庄泾拳船赴会献艺的身影。据民间故事《庄泾拳船》讲述,有一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七,青浦朱家角举行庙会,庄泾村派出四条拳船前去作精彩表演。第一条船是丝竹锣鼓船,载有30多件兵器和小青班及锣鼓队;第二条船是少年童子功表演船,载有12名一连能翻十八个跟头的英俊少年;第三条船是男刀女剑演练船,八男八女,刀光剑影,攻防配对;第四条船是飞叉过桥船,武艺高超的拳师,将转动的钢叉抛向高空,船过桥洞后,拳师一个鲤鱼式翻滚,腾空而跃,不偏不倚地接住飞落的钢叉,并对桥上喝彩的观众拱手作揖。这惊彩的一幕,不仅让"庄泾拳船"远近驰名,而且令"拳出庄泾"呼声水涨船高。
若问"拳出庄泾",闻之有何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松江地名歇后语"七石缸里打拳一一松江"。方言以拳击物叫"sōng",松江话中"江"字读音与"缸"同,其中透出了当地民间存有尚武气息。细说起来,自古地灵人杰的松江虽多出文人,但不乏青山焕彩,文武景象同在。例如,古称干山的天马山,相传因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元代钱惟善诗句有云:"干氏千年居此山。"仰望干山,状如龙驹耸脊,似行空天马,故干山又得天马山之呼。神奇的山名,化为晚明陈继儒《天马山》诗意灵感,云:"穆王乘骏海天游,一骑忘归化石头","还幸祖龙鞭不去,留君雄镇泖湍流"。由此遐想开去:元末杨维桢梦里所求的那柄干将剑,莫非是耸立于天马山中峰腰际刺破云天的斜塔!
"拳出庄泾",令人悠然心会,思绪如潮。今为松江二中门头的云间第一楼,相传此处楼基曾是三国东吴大将军陆逊的点将台;还有武侠小说《七侠五义》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其中的多位侠客义士,与松江颇有缘分。所以,我赞美松江人文出彩,如自南宋状元卫泾后,在文学方面夺魁天下的明代松江状元钱福,可谓松江府第一人,其所作《明日歌》烩炙人口,家喻户晓;同时又难忘松江府华亭县人、家住漕泾的明代武状元顾凤翔,会试场中,大司马石星叹其是位奇才,历官闽广至四川总兵,曾率领川兵援助辽左抗金,两次出任边帅,功勋卓著。进而又思九峰三泖,钟灵毓秀,古为人才渊薮之地的松江,明清时期还是个出武举人的地方,如清代乡试,录取武举人85名。时至民国十七年(1928),世居松江的回族人马海珊发起,在乐恩堂西侧首创"松江武术会"。
松江山骨水肤,山有青翠耸立之风骨,水有江南温婉之柔情,侠骨柔情的尚武传统,根扎民间。例如永丰、小昆山、泗泾、洞泾、九亭、车墩、叶榭和松江城区等地,过去都有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其中洞泾镇卖花桥一带的民间武术传统已有近200年之久。卖花桥地区的村民,素以拳法见长,渊源深厚,套路众多,有岳家拳、杨家拳、大清拳、洪拳、合二神仙拳等威风八面。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业余武术团"里有十多位来自城北洞泾乡的农民,他们在刘俊孝的教练下,多次至新桥、泗泾和松江城区等地巡回表演。此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洞泾乡卖花桥地区挖掘的大清拳、洪拳、岳家拳等由市武术协会录像存档。
"拳出庄泾",祖师郁光明的武学渊源于少林寺。想到这一层,思接明代嘉靖年间,松江奋起抗倭,少林寺僧兵驰援佘山,英勇善战,义薄云天,誓死如归。《佘山镇志》载四义僧塔:"在静轩,为明代抗倭牺牲的四个少林僧兵埋骨处。"民国张叔通等编纂的《佘山小志》云:"三峰静轩,明嘉靖间僧月泽重修。有四义僧塔。四义僧者彻堂、一峰、真元、了心也,尝从其师少林僧月空,统百余僧,应募御倭,屡捷;乘胜无援,死之。大理寺丞冯恩为铭,葬于此。"话说1935年,松江公共体育场增设国技部,聘请山东拳师傅秀山等为武术教练。1937年11月9日,日军占领松江后,傅秀山率领众多弟子抗日救亡,赴佘山、小昆山一带参加抗日游击队,从而在松江佘山续写出古代少林僧兵挥舞月刀斩倭寇,如今武术传人义愤填膺杀日寇的历史新篇章。
"拳出庄泾"一声吼,云间响惊雷,庄泾拳船,乘风破浪,且行且歌,见证涛声并不依旧的历史辉煌。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据《松江县志》等史料记载,曾于1943年1月13日在上海回力球场中西拳击赛中击败俄国拳师的张有峰与陈云麟一起,于1950年5月共同发起成立"松江县国武社",先后参加练武的有200多人,后曾举行武术义演,集资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10月,松江县派出43人组团参加苏南地区首届民间体育盛会,松江县获团体表演第三名,陈云麟的"醉八仙拳"和陆岳松的"双刀",分别荣获个人表演一等奖、二等奖。1958年8月20日,江苏省武术、捽跤、拳击运动会在镇江举行,松江县优秀女拳手王妙英的"智化拳"、"太祖拳",以及陈云麟的"四路查拳",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是年9月,丁一平在苏州专区第二届运动会上得"武术长拳赛"第二名。1960年成立"松江县城区武术协会",又掀起了一波习武热潮。
"拳出庄泾",令人回首而叹,民族魂,英雄胆,云间尚武精神壮我九峰英姿!如今,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华民族正在强起来的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坚定必胜信念,走向未来。回想沉疴缠绕的旧中国,面对当前世界抗疫的新形势,中华儿女对全民健身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刚柔者,立本者也"。立身刚健、待人谦柔、生活俭朴,三者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完美人格的根基,是为炎黄子孙的一大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价值所在,正所谓"内圣外王","修己"与"治人"之学相得益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放飞中国梦,自强不息,不断提振精气神,要有一颗勇敢飞翔的心,方可砥砺前行,强风骨情操,强不世伟业,强体魄体能。诚然,强起来更需要有以和为贵、造福天下苍生的仁者胸襟和气度。由此又想起"庄泾拳船"自古相传的祖训:"练武强身,不可伤人",启示良多。
总之,"拳出庄泾"亮出了一幅历史画面,传递了一个地方强音。在这幅历史画面里,家家户户,人人自强,守护春光;在这个穿越时空的地方强音中,载誉练就一身武,男儿上山不怕虎,女子传写英雄谱。话说民国之初,松江九亭朱泾浜村有位60多岁的农妇,艺高人胆大,把三个破门而入企图抢劫的强徒打得落荒而逃。举一反三论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谓创新,其基本点有三:一是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二是在继承中发展;三是在借鉴中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拳出庄泾"让我想到的不仅是"三分侠气,一点素心",还有再大的天灾除以14亿也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14亿也会无比强大。在几个月前的寒冷冬季里,"庄泾拳船"传承人借用现代传播方式演示一招一式,向居家抗疫群众传递赤诚爱心。这既是一种传统武术传承,又是一种"弯腰"接地气的适时创新。故,祈愿"拳出庄泾",伴随市民的美好生活,美满人生,美丽家园,遍地开花,造福百姓,再传佳话。
作者:尹军
编辑:孔韬
来源:人文松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