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继创办长沙湘雅医学院后,45岁的颜福庆先生决心再创伟业,打造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即上海医学院。校址选中吴淞,孤悬于远离闹市的东北郊,但暗暗呼应了后来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足见颜先生眼光独到。学院虽擎起国立官办与国人自创旗号,也难免开张万事难,1927-1929年最初几学期,总共才招到56名合格新生。
自晚清起,上海身处洋务维新前沿,占尽地理与人脉优势,得以不断尝试新式医学教育机构,先后出现外资、中外合资、或国人独资等各种办学模式。其中,以1896年面世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资格最老、规模最大、信誉最佳,生源流向不言而喻。
此后30年中,陆续出现名宿李平书牵头的中西女子医学堂(1904年),以宝隆医院为基地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07年),以及数年后由该校毕业生开设的同德医学院。老牌的红十字会也利用中外资源办起综合性医院与学堂(1909年),即如今的华山医院前身。法语教学体系则依托广慈医院兴办震旦医学院(1911年)。
显然,1927年诞生的上海医学院相当稚嫩。关键是,秉承现代诊疗理念的医学院能否兴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实习的教学医院能否落实。是年,颜福庆的圣约翰医学院同窗刁信德博士,正好出掌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双方一拍即合,留下医史佳话,新生医学院牵手年长20岁的老牌医院。从教学医院开始,华山医院与上海医学院,携手走过近一个世纪。
仔细分析,圣约翰医学院的同窗,有机会在毕业二十年后,融合双方的事业平台,提升现代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显然有赖二者具备开明与创新的人格特征。在过去相当长的时空里,刁信德几乎成了被学史遗忘的重要人物。事实上,他作为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2-1923年,就被国内同行公选为第三任会长,人气之旺可见一斑,也不妨视作对圣约翰医学院翘楚光环的身份公认。
1906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按美国学界标准,重组登记注册。为此,宾州大学医学院与圣约翰医学院深度合作的障碍解除。双方明确,各科成绩均在75分以上的毕业生,可直接保送宾大医学院专科培训,并授予美国的医学博士学位(MD)。在目前的文字史料中,有幸获得圣约翰医学院和宾大医学院双重学位的早期毕业生,仅刁信德与他的学弟俞凤宾。
时任圣约翰医学院解剖、生理与病理三门基础医学课程主讲的林肯(C.S.F. Lincoln,MD)教授,特别看好门生刁信德。他在1909年的学院官方报告中,注明刁信德博士(S. T. Tyau,MD)已被聘为医学院讲师,正式列入教师编制,负责皮肤科专业指导。也就是说,早在出国留学之前,刁信德已在皮肤病领域术有专攻。执业后的刁信德,在控制中国麻风病流行的专业领域成就甚高,原来初涉医界便有了铺垫。
仅仅擅长读书,远不足以解释医学大师们能干事、干成事的精英特征。作为晚清思想解放的发源地之一,圣约翰医学院聚集了许多有益学子成长的因素。1899年,格致教学大楼落成,校方破例在三楼巨型天窗下方,设置国内最早的人体解剖教学区域。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礼教禁锢尚严的社会大环境中,医学院师生得到面临充任时代先锋的机遇。
颜福庆(前排右一)和刁信德(前排右三)
然而,并非所有个体,都敢在时代前浪中领先出位。以当时一张圣约翰医学院教学照片(上图)为例,即使讲坛上板书是英语的,知识是现代的,但敢于在清朝酷吏眼皮底下,率先剪去长辫,更换洋装的,不过三位同学,刁信德、颜福庆以及另一位姓名待考的后排男生。细微的课堂特征,预示着未来事业格局的大小,与性格养成中的开明与修炼,不无关系。
清末民初的媒体,早已敏感地意识到,聚焦个性化的人物特征,一方面可为吸引大众眼球计,另一方面也积极张扬清新的时代气息。刁信德毕业二十多年后,其女的美貌与爱好,都成了媒体追逐的内容。照片(下图)所附评语“矫健活泼,且好运动,篮球排球,均所擅长”,就是刁氏的子女培育理念,鼓励女性体育锻炼,不予裹小脚等封建陋习任何空间。
历史表明,红十字会总医院与上海医学院的文化基因,一边表达高明医术,一边复制善于沟通的医学人文特征。刁信德博士被当时的媒体与大众追逐与热捧,颜老当然早已适应。新冠病毒肆虐的网络时代,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张文宏主任红遍全网,相信颜老院长也不会感到意外。
作者:方益昉
编辑:钱雨彤
责任编辑:舒 明
来源:文汇笔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