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想吃什么外卖APP就能推荐什么,是上天明白我的心意,但殊不知还有一种可能——这些APP正在偷听我的说话。
“315”过后,一场“窃听风云”笼罩着整个外卖行业。有媒体做了3个月的测试后发现,两家外卖APP上出现精准推荐和同类推荐的概率超过70%,有时是几分钟后就出现,有时是第二天才出现在APP首页。
对此,两家外卖平台都对“偷听”予以否认,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指证企业。但“窃听风云”的背后,再次透视出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与窘境。
“偷听”已经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对于“窃听风云”而言,第一个关键因素是“技术支撑”。技术能不能低成本进行窃听?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看来,想要“偷听”手机用户的说话,从技术上不难实现,目前任何智能手机上都有麦克风,可以实现记录功能。
不过在360安全专家看来,长期实现“窃听风云”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App利用获取的权限对用户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听”,这一行为不仅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明令禁止,对开发App的企业而言,也会造成设备耗电量的大幅上升,用户体验严重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采集到的绝大部分都是无效数据,且体积巨大,传输、处理和存储这些数据都会带来极高的成本。因此,这位专家认为,App不太可能利用麦克风权限对用户进行“监听”。
赵占领也支持这种说法。“公司是否会选择这种操作来实现精准营销,并不好断言。”但他认为,大公司偷听用户说话,其法律风险和公关风险太大,“这种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往小里说,它涉及到侵犯消费者隐私,踩到了企业商业道德的底线。往大里说,这种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数据买卖或带来系统性风险
在测试中,有媒体提到过一个现象,作为外卖平台的美团、饿了么没有被授权打开麦克风,那么“窃听”从何而来?后来记者发现,同属于一个商业体系的天猫和微信的麦克风都在开启状态,而关闭后,精准推荐的情况就不再出现。
这牵扯出另一个问题——这种“窃听风云”是单个APP的问题?还是一个生态链条上的集体输出?
专家对此的意见不同。赵占领更加倾向于单个APP的问题,他认为,对于国内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而言,这样做的可能性都很小,承担的风险也更大。
但在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看来,大公司或许不齿于用“窃听”等方式来实现精准营销,但不代表它们不会采买外部数据:“我们APP上不少软件是免费的,看起来很干净,但不排除会有这方面的窃听。”在此之前的央视315晚会上,央视就曝光了“探针盒子”等收集用户隐私行为的现象,不少企业在收集完用户信息后,将数据倒卖给大公司获取利益。
唐健盛认为,“窃听风云”不仅仅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更是遭受到了系统性的风险,企业一旦获得消费者的数据和隐私之后,可以给消费者造成更多未知的伤害。
精准营销更要重视消费者隐私
事实上,上海市消保委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从技术角度来关注APP的权限问题。过去一年,包括地图、浏览器、输入法、视频网站等APP,都曾被市消保委约谈过,而在下周三,一场对于购物、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相关APP的约谈也将展开。
“APP的权限看起来是法律问题,其实是个技术问题。”唐健盛指出,做这样的研究是因为APP已成为消费最主要的入口,没有之一。然而,当APP上大量的信息被整合成数据,数据又被用作各种商业用途,在数据获取的源头,消费者可能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去分辨哪些APP的权限拿得不够合理,有哪些权限对消费者的风险比较大。”
唐健盛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对于消费者数据颗粒度的要求越来越细,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出于商业竞争必要性,获取消费者的数据可能是企业不得不去做的事,但如何最大程度保护对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依然是一道严峻的难题。
一位技术人士建议,安卓系统的手机或苹果系统的手机都有“隐私”选项,用户如果不放心,可以在使用App前,通过这些选项取消与App功能不太密切的授权,比如容易侵犯隐私的摄像头或麦克风选项。
作者:徐晶卉 何易
编辑:朱伟 李静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