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克拉玛依,距离上海4200多公里,那里也是上海对口援建的城市。2019年春节假期,我同许多中国人一样,如候鸟迁徙,不远万里飞回家乡与亲人团聚。此番探亲,我作了一些深度的寻访,试图对我出生长大的这个地方有一些更近的认识。如今,时间虽已过去了几个月,但此行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让我无法忘怀。
克一号井,让一个城市“问世”
六十多年前,克拉玛依在版图上还只是一片荒漠,除了空气,几乎没有任何可供人类生存的资源。1955年10月,随着黑油山1号井喷出高产工业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横空出世,全国上下为之振奋。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如今的克拉玛依,是一个面积超7700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均GDP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为纪念一号井,市政府于2015年8月在其原址上建成了工业遗址纪念园。景区占地65690平方米,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这次我专程探访了“一号井”。乘车沿胜利路向南,远远便望见了景区知名的“大油泡”雕塑。“大油泡”雕塑下巧妙地隐藏着一号井遗址,向西延展则是一片巨大的下沉式广场,广场中部铸有巨大的铜字“1955.10.29”,彰示着克拉玛依油田诞生的时间。
六十多年来,世界上有许多比克拉玛依年龄更小的油田都已老去了,而克拉玛依油田却始终保持着稳产增产的总体趋势,且目前已探明资源仅占克拉玛依油气资源的百分之二十。从一号井出油所发现的早期主力油田,到如今准葛尔盆地上30多个油气田共同组成的“克拉玛依油田家族”,正是克拉玛依油田长盛不衰的真实密码。
一个不打烊的餐馆,深夜依然人声鼎沸
2月7日,年初三,看完贺岁档大片《流浪地球》之后,我来到克拉玛依河畔的汉博广场品尝烧烤。这是一片横纵排布、相互连通的整体商圈,仅美食商户即不下百家。无论是川菜湘菜、牛排日料,抑或西点奶茶、快餐小食,店面大小不一,却都有各自独立的品牌门店,体现了一个移民城市的特点。当天下了雪,广场内的路面及楼梯都铺了红色防滑地毯。当我推门走进一家烧烤店的时候,已是冬夜11点,看到的却是人声鼎沸、大快朵颐的热闹场面。落座后使用IPAD自助选菜下单,离店时已近零点。服务员告诉我,他家每天营业到凌晨2点,春节期间照常营业,全年不打烊。这家店也经营炒菜,店门口树着一张一人多高的易拉宝,列出了45个菜品的名称、价格、总质量、主料、辅料。试举两例,如“清炖羊肉128元,总质量1kg,主料羊排800g,辅料红萝卜、小恰玛菇、黄萝卜200g”;再如,“兰花牛蹄筋58元,总质量500g,主料牛蹄筋(熟)300g,西兰花(生)200g”。这些标识,价格、食材和数量都非常清晰透明,让顾客在选择前更加心中有数。
失而复得的钱包,让我记住了克拉玛依市民的淳朴
2月14日,返回上海的前一天,家人陪我一起去新行政区转了转。当日天气晴冷,路上没有什么行人。我们在新兴路下了车,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聊着,经过新市政府大楼门前拐至广场,再过中国联通、新疆油田公司,又沿迎宾大道一侧行至世纪公园。由公园中的小路,穿过落满积雪的树林,我们向克拉玛依河的方向走去。在快行至河边的地方,看到了诗人艾青的坐像雕塑,旁边刻着艾青赞美克拉玛依的诗句。
此时,当我再一次拿出手机来准备拍照的时候,忽然发现我的钱包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钱包里装着身份证、多张银行卡以及一千多元现金。我很着急,因为第二天就要乘飞机回上海了。家人建议顺着原路返回寻找,当我们走到最初的下车地点附近时,见路边站着两位老人。看到我找东西的样子,他们主动问是不是丢了东西,我说是。老人又问丢了什么,我将钱包里的细节信息报出,他们便拿出钱包递到了我的手里。原来这老两口就住在附近,当日出来散步,走至这里正看见覆盖着白雪的路沿下躺着个钱包,打开来一看,身份证上的地址却是外地的,也无从联络。想着这丢钱包的人该多着急,一定会回来找吧,老两口便等候在原地。到与我相遇时,他们已在这零下二十度的冷天里等了近两个小时。我拿出一千元钱,想表达一下心意,但他们坚决不收。两位老人是克拉玛依油建公司的退休职工,我将他们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2月15日,我登上了返回上海的航班。这条直飞航线正式开通于2016年7月23日,是为促进克拉玛依与上海之间的紧密联系,由上海援克指挥部专门促成开通的,推出以来常常爆满。航班飞抵浦东机场时,已近凌晨。望着窗外,点点灯光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一条条街道,一座座高楼。作为一个新上海人,我在想,虽然相距千里万里,但上海的今天一定也能为克拉玛依未来的美好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作者:苏玉梅
编辑:顾一琼 汪荔诚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