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
■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
■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
■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
对于正在全力冲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无疑是一张响当当的王牌。最新出炉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新片区将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在这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平台上,跨境金融活动、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金融业对外开放等都将亮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业内专家看来,临港新片区将试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
跨境金融,剑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措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表示,临港新片区将成为发展离岸金融的重要基地,“全新的试点区域一定会有新的制度规则,也会有开放式的产业和贸易的相互结合,金融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多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望在这片区域内施展拳脚。”
《总体方案》明确,新片区将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对此,严弘表示,新片区在自由贸易(FT)账户上应该会有突破,“原来自贸区的FT账户存在一定限制。如果能够在新片区试点本外币一体化的离岸账户,将让企业在使用FT账户时更为便利。”
在新片区内,资金的自由流动也值得特别关注。新片区内企业募集的资金能否在新片区和境外得以使用?严弘认为,这一领域的试点会较快实施,阻力不会很大,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在于如何在境内和境外展开跨境业务,“如果资金业务不入境,只在境外和新片区内发生,那就是离岸的形式,一旦相关业务与境内或在岸企业发生联系,那么跨境业务如何实施、监管如何作为,这些问题就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严弘还表示,新片区应当采取国际通用的、最先进的监管模式和业务流程。监管部门可充分借鉴国外在岸和离岸业务之间的流通模式,采用合理有效的模式在新片区试点和实施,目前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拿来”直接为临港新片区所用。
金融开放,新片区争取率先落地首创项目
就在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其中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等等。
事实上,这些相关的金融开放措施,都有望优先在临港新片区落地。例如,取消外资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等方面,严弘认为,新片区有望推出更大力度的开放举措,在特定条件下允许外资金融全资控股等。
为了构筑起扩大开放战略新优势,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就曾透露,浦东方面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将借助临港新片区的设立持续推出一批“发光发热”的改革开放新举措,包括争取更多首创性项目落地,持续深化金融业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争取率先试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上限等。
严弘则表示,总体方案要尽快落地,肯定需要进一步的具体措施,细节方面则有待更为充分、精准的研究和探讨,尤其对于如何进行制度创新,让举措更有效、更前沿,临港新片区承担着尤为重要的使命。
作者: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