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评审庭首次在沪开庭。今天和明天,两起“巡回评审”的口头审理案件将分别涉及两个知名商标:“沪江网”以及“上海故事”。
国内最早的外语原创教学网络平台“沪江网”声明在外,上海理工大学却对沪江网使用“沪江”二字作为商标,产生质疑;同样,在上海家喻户晓的丝巾品牌“上海故事”,与被申请人杭州绫绝顶服饰有限公司也有一场“唇枪舌战”。
这两起“巡回评审”的口头审理案件背后,是商标便利化改革向纵深破冰的尝试,也是实现便民利民优质高效评审的重要改革举措。
“沪江”二字缘何惹争议
家喻户晓的沪江网,为何引发商标争议?在庭审现场原由揭开谜底,案件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一方指出,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曾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现场展示了一张伏彩瑞在校门前的照片,校门一侧写有上海理工大学的名牌,而另一侧则有一块刻有“沪江大学”字样的石刻。上海理工大学认为,其军工路校区的“前身”就是沪江大学。伏彩瑞使用“沪江”二字创办“沪江网”,并作为其商标并不合适。
沪江网所属公司所提供的证据则表明,包括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以及上海市教委全资的沪江进修学院都与沪江大学有一定的渊源。因此,沪江的品牌属于上海。截至记者发稿前,最终的庭审结果尚未出炉。
审理方式创新助力高效评审
案件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审理方式的创新——口头审理“生根发芽”,巡回评审“破土而出”。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兼商标评审部主任张文锐指出,长久以来,商标评审作为行政程序,从行政效率的角度出发,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案件审理。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法治理念的不断增强和评审实践的逐步发展,仅依靠纸质材料审理案件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的评审需求。同时,错综复杂的案情、多样化的证据形式、技术进步的负外部性以及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更是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认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相关法律制度、硬件设备、场地布置等不断完善后,口头审理应运而生。
进一步探索提升商标评审便利化改革新举措、新方法,商标评审部首次走出北京,在上海市开展巡回评审试点工作,此次巡回评审委托上海市审查协作中心承办,由商标评审部派员组成两个合议组,分别评审上述上海地区当事人申请口头审理的案件。
“巡回评审的开展大大节省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增强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能力,是商标评审审理方式日臻完善的新起点,是商标评审部进一步发挥便民利民职能作用的新标志,也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商标协会会长樊芸指出。
作者:徐晶卉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