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在国家和上海的发展战略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5月13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虹桥商务区明确了新的定位,要致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能级,建设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形成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枢纽功能。
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由管委会会同各有关方面起草编制的《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并于日前正式公布。虹桥商务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着眼新时代、新机遇、新作为,以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带动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
记者:《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对虹桥商务区明确了新的定位,虹桥商务区未来的发展受到各界的关注,作为后起的功能性开发区,您认为虹桥商务区的开发建设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闵师林:对于虹桥商务区这样的功能性开发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和后发优势。对于商务区的发展我们提出到2022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
对此,我认为在推进开发建设中首先要做到三个“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第一个是高起点,就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引领。商务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对标国际先进,按照新的目标定位,全面提升虹桥商务区规划,突出“最低碳”“特智慧”“大交通”“优贸易”“全配套”“崇人文”的虹桥理念,加强规划统筹,构建“多规合一”的虹桥商务区规划体系。落实虹桥商务区规划建设导则和公共设施事项执行标准。推进区域整体提升和发展。
二是高水平,即坚持高水平功能开发。集聚高端企业、产业和人才等要素资源,聚焦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打造具有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的高端服务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技术贸易、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使用性质、建筑总量和功能配比,提高开发强度,提升经济密度和显示度,形成推动虹桥商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三是高质量,即坚持高质量融合发展。推进虹桥商务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联动协同发展。结合资源禀赋条件和功能布局,形成虹桥商务区各片区错位联动、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统筹生态空间、公共服务、综合交通、智慧城市等建设,加强优质项目设施配套,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的新的特色。
记者:虹桥商务区要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作用,加快经济集聚,提升经济能级,您认为最好的突破口在哪里?
闵师林:我认为要快速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并发挥好两个扇面的作用,就要坚持好两点论,突出“国际化”和“一体化”两条主线。虹桥商务区的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主战场和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国际化一直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焦点。国家新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商务区提出三个国际化要求,即国际开放枢纽,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市委市府也印发了加快商务区开发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我认为虹桥商务区的国际化要把握两个维度,一个是要把国际化的东西引进来,形成高集聚,包括国际的资本,机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以及商品,人才,服务,教育,文化以及各种国际元素,国际通行制度,理念等等,当然是要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柏。虹桥商务区要坚持对标国际一流,最高标准,集聚国际各种先进要素,加快提升经济密度,扩大经济规模。另一面还要走出去,把我们的东西国际化。把区内的机构,企业,商品,服务,乃至制度理念化的东西,也要传输出去。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也是题中之义。商务区的国际化要助力上海在引导国际经济,在全球要素配置、经济分工中取得发言权,掌握主动权。要助力上海成为世界新经济新增长点新业态的策源地,成为新的经济秩序经济规则经济理论的策源地。这也是国际化的基本要义。
第二个主线是一体化,即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的提出和实施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虹桥商务区国际化发展战略紧密联系的。商务区只有和长三角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在国际竞争国际分工全球资源配置中抢得先机占得优势。虹桥商务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写好长三角一体化这篇大文章。目前,商务区已经形成长三角优质经济资源加速集聚,在区域总计约5.2万家企业中,长三角籍投资者投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40%,其中不乏阿里巴巴、神马电力等知名企业的身影。战略上讲长三角一体化由外及内,即全区域的一体化、城市群的一体化、示范区的一体化和虹桥商务区的一体化。四个战略层面已经形成,正在做进一步的顶层设计细化,规划实施统筹,工作机制对接以及重大项目任务上的计划和推进。
记者:近阶段,围绕加快打造国际开放枢纽,虹桥商务区在工作重心、突破方向上有什么举措?
闵师林:围绕打造国际开放枢纽,虹桥商务区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做了进一步聚焦,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聚焦高水平推进,加快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重点是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支持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加快推进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继续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定位、大数据、航空服务、科技服务、大健康医疗和绿色金融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快虹桥品牌(商标)创新创业中心、青浦片区北斗导航产业创新基地以及国际文创电竞中心、虹桥长三角科创企业中心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
提升国际高端都市商业功能。研究推进市内免税店和外汇免税店,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推动综合商业街区优化提升,吸引知名品牌旗舰店、体验店、集成店、概念店等入驻,大力集聚新牌新品、老牌新品、名牌新品,与专业类会展相结合,形成国际品牌和本土知名品牌新品发布等虹桥商务区特色品牌活动。建立管委会引导扶持并由相关主体主办承办的类型丰富的商务区品牌活动,支持 “一带一路”名品展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活动。推动虹桥商务区国际美食节、长三角街具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引导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推动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快集聚,完善进出口贸易专业化服务功能,构建面向国际的商事争议解决平台。深入推进与贸促会、上交所、联合产权交所和股权交易中心等机构的合作,推动相关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在商务区开展运营,鼓励金融机构和资本机构为商务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聚焦高能级提升,加快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建设。在已建设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保税展示、保税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深入开展保税仓储监管区块链应用试点。以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为主平台,进一步加大对绿地贸易港、东浩兰生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等进博会常年展销平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交易总量,进一步增强影响和辐射力。积极推动虹桥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设立,为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奠定基础。
推动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以虹桥数字贸易跨境服务集聚区和上海数字贸易港主要承载区为目标,研究并启动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调动并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促进信息服务、数字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融资租赁、国际贸易结算等业态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以长三角电商中心、经纬IMX贸易港、阿里智慧贸易园区等为重点的全球数字贸易港主要承载区的初步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聚焦提升。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引进力度,支持跨境出口商的企业融入境外营销网络,促进各类服务贸易平台集聚。搭建技术交易平台,提升服务贸易发展能级和技术贸易发展规模,推动一批国内外一流大学机构的科创孵化及交易平台落地。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打造医疗服务贸易平台。
三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联通国际国内的开放枢纽功能到位。重点建设总部经济集聚高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亚太区订单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等总部机构。进一步吸引民营企业总部、贸易型总部等,培育有创新活力的成长性总部。
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增效。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顶级展会、组展商和展览服务机构,发展商务会展、高端会展和配套专业服务业,吸引与会展产业密切相关的要素集聚,尽快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产业链的会展经济体系。
加快提升海外贸易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发挥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功能,再集聚一批高能级的国际组织,推动海外贸易机构、贸易资源、贸易信息及其他相关服务在虹桥商务区集聚。以核心区内的虹桥海外贸易中心为示范,进一步拓展承接海外贸易机构入驻载体,适时探索设立在其他片区的新平台,形成多点、多平台、规范化的海外机构承接平台体系,促进各类国际组织同步入驻和集聚,充分发挥相关各方面主体作用,促进入驻的全球海外贸易机构带动服务效应进一步显现,打造海外贸易机构进驻的优质环境。
四是聚焦高标准营造,加快国际商务生态环境的提升。持续推进智慧虹桥建设和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加快推进5G商务区示范区建设。率先推动5G+智慧园区、5G+虹桥枢纽、5G+智慧商圈等逐步落地。推进核心区节能低碳等实践经验在全区域进一步推广。
在国际商务人才中心平台基础上,规划推进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建设。设立国际商务签证服务中心等各类人才服务配套设施。探索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永久居留和工作居留直通车的相关工作机制。
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统筹四区推进职住平衡以及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提升。创新推出企业注册向导,深化与各区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联动体系,建设覆盖全区域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优化拟定全区域范围内的统一产业与招商政策和资源共享体系,在商事登记、政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后续运营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形成招商合力。
同时,为加快区域进一步统筹发展和经济集聚,虹桥商务区还将不断推出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重点功能性平台、重点市政公建配套等项目,并加快国际化居住社区等规划建设。目前正筹措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酝酿一批重点功能性平台: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虹桥国际企业创新中心以及富力国际企业总部园等平台,以及与相关单位共同启动的国际商会虹桥中心、“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同时,结合管委会与市交通委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和明年计划,再研究加快区域内一批道路对接及吴淞江北岸综合整治项目,虹桥枢纽西交通区域改造等项目实施,推进包括3号、4号能源站在内的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在闵行、青浦、嘉定等片区形成建设若干个高端国际社区的规划建设方案,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
总之,我们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上海市委市府的统一部署,充满激情,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工作,集聚各方力量,推进商务区朝着新的目标,加快迈进。
作者:徐晶卉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