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实基层力量,织牢织密这张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社区防控网络,杨浦区委组织部精心选调了171名政治意识强、身体素质好、春节期间未离沪或居家观察期满的党员、干部投入到一线战“疫”,到社区去、到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截至2月6日,大部分已经充实到社区一线防控岗位,用行动筑牢疫情“防护墙”。
同时,为应对返程抵沪高峰,杨浦区委组织部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再发动、再号召,将外出返沪居家观察期满的党员、干部补充进来,充实后备力量,目前已储备100余名,随时待命,支援一线。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团区委也积极组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团队,目前已招募800余名,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分批次下沉到社区开展工作,确保一线防控工作有力有序。
这些下沉到一线的党员干部到社区后究竟承担哪些工作,他们又与居委干部擦出怎样的火花?以下是杭一小学副校长谢平记录的工作日志,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沪上这些党员干部是如何看待此次紧急的一线战“疫”任务。
大桥街道华忻坊居委会战“疫”的普通一天
上午8时15分,居委干部来到居委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登记处的大门,面对面放置两张桌子。门外一张,门内一张。这是返沪人员和预约购买口罩的登记点。居委干部熟练地进行消毒,放上纸笔。一张二维码很大、很醒目,上面写着“华忻坊返沪报备群”。就这样,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8时30分,居委6名干部全部到齐,华忻坊居民区金剑妹书记召开工作例会,布置今天工作:周家牌路菜场暂停营业,要写一块黑板,告示居民,免得居民跑去吃个闭门羹;今天又有一批购买口罩的名额下来了,需要按登记顺序打电话通知居民,提醒居委干部注意,今天口罩价格一包9.50元,让居民备好零钱,加快购买速度,再次通知返沪人员,到底有没有去过武汉,途径过武汉,要确认,要本人承诺。
居委仅有的一门固定电话和一门工作手机开始发射电波,两名年轻居委干部开始通知购买口罩事宜,每个电话都给一个焦急等待的家庭带去一份温暖。一块黑板很快写上“周家牌路菜场临时管控点暂停营业”,由主任和工作人员搬去远远的弄堂口……
登记处,已经陆续有居民来登记预约口罩,“哪里来的?几号回来的?去过哪里?”居委干部熟练地检查证件、填表、预留电话号码,回沪人员扫描二维码,有返沪人员登记好并拍照片,这是复工企业的要求,一切有条不紊。抗疫,大家都在行动。
金书记接到街道的电话,了解辖区内企业人员返沪情况、开工情况,“华忻坊没有企业,只有几家小门面,都是夫妻老婆店。”她认真地作着汇报,对辖区的情况,她一清二楚。
一辆面包车停在弄堂口,有一户租住户在搬家,一名居委干部很快出来了,“哦,这是几号里的,我知道我去看看,回来要更新信息……”
华忻坊是石库门房子,典型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专职管理,放黑板的居委干部承担起小区公共部位消毒工作。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他每天去健身点、小区垃圾厢房打药水消毒。今天还要多去一家,有一家途径湖北回沪人员住的三层阁要去消毒。两人背起消毒喷雾器,很快转身离去。谢校长问金书记“这么忙,为什么不招募志愿者?”金书记笑着回答:“我们还是有很多志愿者的,垃圾分类,创全都做得很好。但这是疫情,我要对居民负责,我希望接触的人越少越好。”
口罩登记接待中午不休息,居委干部轮流吃饭。下午,居委干部把早上登记的口罩人数输入电脑,第二次进行垃圾厢房和健身器材消毒。自抗“疫”工作开展以来,华忻坊居委会俞主任一直没有去看望她94岁的老母亲,她说:“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在她的眼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居委会依旧人来人往,在此起彼伏的电话声中,居委会度过了“平凡”的一天……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