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塘桥街道贵龙园保安主管杨永强正在岗位上值守,远远就看到一个拖着行李箱的“生面孔”。交流起来才发现,这是一位远道而来的“特别来宾”,语言障碍让第一道门的通行“难度升级”。
“小区门口来了一个外国人,来自日本,已经做好体温测试了,没有异常,能派个人过来了解一下情况吗?”他立刻向居委打出了“求助电话”。“好的,马上就到!”接电话的是街道境外人员服务站的孙奕。根据街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每个居民区都有“新生力量”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孙奕就是其中的一员。
很快,贵龙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振浩与孙奕来到了小区门口,通过“磕磕绊绊”的英文沟通后,了解到这位松岡先生是上海一家日本学校的老师,他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学校租住的地方就在小区内。在本人的认可下,居委和物业实地查看了他的居住地点,在确保具备居家医学观察的环境后,也考虑到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悉等实际困难,第一时间送上了居家隔离必备的一些生活物资。
“麻烦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测量体温,如有异常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看到居委认真而贴心的服务,松岡先生表示,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许多中国的防疫举措,愿意主动配合做好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等隔离结束也要成为志愿者的一员。
如果语言不通,怎么能保障后续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呢?张振浩决定在片长包干微信群里招募“翻译官”,原本当日轮休的社工袁菲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复,“我原来是在日企工作的,虽然不是特别精通,但基本交流应该可以,要不我加一下他的微信,日后也方便了解情况,也能及时提供帮助。”
“我叫袁,以后请多关照。如有什么事,请告诉我。”一段简单的日本语开场白后,独在异国的松岡先生和小袁成了“云好友”。每天小袁都会发送微信问候,关心一天两次的体温测量、身体状况怎么样、是否需要代买生活用品、物资是否充足等等。双方互相熟悉了之后,松岡先生也会主动告知自己测量的体温情况,自觉做好居家医学观察,“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第一次来到中国,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非常感谢居民区的用心的服务。”
在塘桥社区,“防疫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各个居民区仔细排摸辖区外籍人士情况,同时各楼长在依托楼组包干建立的“楼组包干组群”“片长包干群”“守望家园群”内发起倡议,招募精通韩语、日语和意大利语的志愿者,支持社区工作者与居住在塘桥的境外人员的顺畅沟通,消息一经发出,得到了各个党员及居民群众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招募24人,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志愿者已经主动在小区门口“守好门”,帮助更多外籍返沪人员进行扫码网上登记、填写登记表,积极引导他们配合防疫工作。
来自宁阳居民区的高雅雯表示,“抗击疫情中,我看到身边有很多的社区工作者们非常辛苦,这次需要会外语的,让我也能出上力了,希望外籍人员即使身在异国也能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共同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作者:唐玮婕
编辑:邵珍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