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工艺
一提起桃浦,老上海人就会想起化学医药工业。这些企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桃浦,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棕地”。
▲土壤修复检测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土壤治理,是桃浦地区首当其冲的任务。桃浦603地块,曾是世界四大活性染料生产基地——染化八厂的所在地,土壤污染,土地营养流失严重。数据显示,该地块9万平方米,修复工作量包括21万立方米污染土、13万立方米污染水,最大污染深度达14米,含有多种污染物质。是目前上海地区污染体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
让桃浦“绿”起来,必须迎难而上。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琸域环境公司承担了603地块的土壤修复任务,经过处理后的土壤,将变成宜居之地。
▲污染土壤修复试验
土壤是无言的病人,全靠土壤修复专家们使用特制的设备对它进行检测、诊断,确定病的类型,对症下药。
能直捣14米污染层的“手术刀”,也绝非等闲之辈。大型高速异位土壤处理设备,是当前国内技术最先进、混合搅拌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一体化设备。由计算机控制,可实现固态和液态化学药剂的自动添加,每小时最大处理量可达400吨污染土壤。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
在“手术室”土壤修复工厂,从地下开挖出来的污染土壤,首先由土壤筛分机进行筛分,小于60毫米的土壤颗粒会被传送带进入自动连续型混合搅拌设备,之后进入土壤养护区的大棚内部继续反应。长达一两个月的时间,让土壤和化学物质充分结合,最终通入大棚外的尾气净化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大石块等杂质被淘汰,等待后续单独处理。
经此一遭,修复后的土壤达一类居住用地标准。目前,该地块已完成0-2米浅层污染土的修复,即将全面展开2米以下深层高浓度污染土的开挖和修复。
▲修复工厂一片忙碌
修复工厂专门接收桃浦工业区内多个地块的污染土壤,这种集中化修复治理模式,降低二次污染风险,提升修复效率。接下来,项目部会根据实际需要,在重要点位建造多个修复工厂,实现污染土壤就地消纳和资源安全再利用。
▲“工地大脑”一屏统揽
土壤修复前中后期的生命体征,全靠“工地大脑”来统管。这套全过程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集BIM技术、GIS系统、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一体,可随意放大、缩小的工地三维地图,使地块瞬间变得触手可及。整合接入了环境信息、地下水修复、土壤外运监控、视频监控等几大专题应用,为全盘掌握工程进度增效赋能。
“工地大脑”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观”和“管”,还要实现对风险预警研判、快速响应的“防”和“救”。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扬尘、噪音、风速、温度、湿度等指标,一旦超标立即自动进入多级预报警推送协同处理机制。这既有助于提高土壤修复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又实现了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作者:史博臻
图:上海建工园林集团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