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者程国政在线讲起《当下,正可训练孩子“延迟满足”》;如何认识中医在防治新冠病毒中的作用,上海东方医院中医主治医师徐博文及时分析《面对“新冠”的中医防治》;孩子们网课伤眼,眼科医生杨承勋细细说来《居家上网课,保护眼睛莫慌张》……疫情之下,浦东有一群群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专业人才,他们都是专业的科普志愿者。
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浦东科协”“科学的春天”开辟“战疫科普”专栏,邀请协会内各行业志愿者结合专长,展开战疫科普和战疫行动,点滴力量凝聚成抗疫之盾。
陈宏宇,中国科学院微纳卫星研究所所长、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科普活动,走进多所中小学开展微小卫星科普讲座;汤海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主管,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曾获得中宣部、中国科协和科技部联合颁发的全国科普先进个人称号;张驰,中国商飞梦幻工作室负责人,C919 103架机团队“十二勇士”成员,在多个街镇社区积极开展《航空器飞行的秘密》科普讲座,好评如潮……他们纷纷加入浦东新区专业科普志愿者的队伍,只为“共同为科普做点事”。
吸引他们持续投入的,是对科学普及工作的热情,也离不开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创新构建的一系列工作体制,让每一位专业科普志愿者能够找到贡献力量、施展才华的平台。
浦东新区科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刘耀华说,“我们希望找到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专业的科普知识消除社会知识盲点。”
浦东不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关键是如何激发更多人才的科普热情,吸引他们腾出精力、花费心思,面向公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公益性的科普志愿服务。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科技科普、宇宙科普、自然科普、环境科普、人文科普、健康科普等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重点,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公开招募和登记管理工作,不断扩充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
战疫中的专业科普志愿者群像,可以说是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近年来持续健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战时”显现。科学普及需要构建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大格局。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是由各界有志于科普志愿者事业的人士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协会于2003年10月成立,这也是上海市第一个建立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协会。
协会理事长、著名深渊科学家崔维成介绍,协会致力于培养一支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上海、富有活力的优秀科普志愿队伍,吸引更多专业人士投身科普,扩大和提升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弘扬专业科普志愿者对社会的奉献精神、科普精神,鼓励更多优秀的志愿者加入到协会的服务队伍,协会今年还将推出志愿者积分制,开展年度“最美科普志愿者”评选活动,健全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发掘专业科普志愿者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完善科普舞台,打造科普赛台。
浦东新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顾兵说,“浦东新区专业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是上海首创,我们希望从浦东出发,走向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增强科普志愿服务的辐射力、影响力,在追求实效中呼应需求、争创一流。”
作者: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