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盘桓在众多怀揣着灼热文学梦想的年轻学子脑海中共同的记忆:刚进大学之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师无情地泼下一瓢冷水,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一锤定音,他们的文学梦刹时间破灭了。虽然长时间里文学写作无法登堂入室,但校园中的创作始终繁荣发展,各类文学社团茁壮成长。而来自大洋彼岸温煦的暖风更是令人鼓舞,早在上世纪前半叶,文学创意写作专业便在北美的校园中扎下根,如今已是根深叶茂,蔚为大观。为何不能在我们的校园中让创意写作成为满足莘莘学子文学梦想的通途呢?
自十多年前王安忆教授加盟复旦中文系后,大学生的文学梦想在校园中有了更为切实的体现。复旦中文系于2006年设立了“文学写作”专业,如今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甫跃辉和张怡薇就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后来经过陈思和教授和王安忆教授的不懈努力,200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大陆第一个MFA“创意写作”硕士点。到今年为止,已经招收了近十届学生。
MFA文学创意写作专业在复旦已开设多年,但对“写作能不能教”这一核心问题,依旧是聚诉纷纭,莫衷一是,很多同行暗地里也在质疑。反思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意识到有些东西的确无法教授: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先天生理因素,我们无法任意赋予学生一具具有艺术气质的肉身,我们也无法培养他们强大的创作内驱力,更关键的是我们没有那种专横超凡的能力去塑造他们的人生。但是在复旦这样的校园里,在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我们可以将技巧传授给学生,在技术层面上让他们得到显著提高。
就像王安忆老师说的,在我们MFA专业中,老师跟学生组成一个创意工作坊,这样的氛围极为独特。一个人独孤写作享有很多好处,但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刺激,最后也会陷入一种困境,而师生之间这样一种难得的交流氛围是该专业最具特色的地方。更关键的是,想象力也能在其中激发出来。这种想象力不仅是从经验出发的虚构能力——就像刘勰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还包括一种超越生活现状的冲动、一种乌托邦式的激情与冲动。没有这种东西,再强大旺盛的文学想象力也会无用武之地。试想一下,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人们喜欢那个傻乎乎的骑士,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他身上发现自己的梦想,因为那种近乎疯癫的、想要改变世界的白日梦,埋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这种乌托邦的梦想依旧是文学最大的动力之一。
我们无法期望一夜间培养出著名的作家,而且绝大数同学毕业以后也不会成为职业作家,但这两年时间对他们的人生还是很有意义的。他们在此期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将成为他们各自人生中最美好的篇章——而这正是人文教育的精髓之所在。
我觉得,经历这两年创意写作的学习,就像邂逅了一段短暂的夏日恋情: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更美丽。波兰诗人辛波丝卡在《一见钟情》的诗句对此写得可谓淋漓尽致:
他们彼此都相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
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作者:王宏图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