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电影的时刻》
[英]大卫·汤姆森著
兰若译
浦睿文化公司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电影史学家大卫·汤姆森在其代表作《造就电影的时刻》里,选取百年电影史中包括《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M就是凶手》《长眠不醒》《第三个人》《公民凯恩》《火车怪客》《东京物语》《日落大道》《西北偏北》《放大》《教父》《唐人街》《出租车司机》《闪灵》《蓝丝绒》《暴力史》《声名狼籍》等70多部电影,引领读者进入一场视觉的饕餮之旅:既让我们一次性领略影史上重要作品的魅力,又能从他对大量的影像细节的解读中体会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动人瞬间。他以独特的角度和作家精准恰当的表达,揭示了一个时刻是如何成就一部电影的,从而告诉我们电影的本质,以及镜头内外的苦乐人生。
《星星监狱两万年》
汤米·科纳斯(斯宾塞·屈塞饰)是一个常年混迹于花街柳巷的劫匪,他被船运到星星监狱,服5至30年的有期徒刑。他以为那个心术不正的律师能用诡计帮他脱罪,所以行事乖戾。但监狱长帮助他改邪归正,适应监狱生活。而当他的女朋友费伊(贝蒂·戴维斯饰)前来探监时,他终于直面现实。
屈塞和戴维斯只合拍了这一部电影,但他俩天造地设似的般配在银幕上一目了然。1935年,屈塞转投米高梅麾下,出演一系列著名电影,正是那期间遇到了凯瑟琳·赫本。如今,屈塞和赫本的爱情佳话广为传颂,但如果屈塞留在华纳兄弟,他和戴维斯会发展出怎样的故事?也许,屈塞有机会出演《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我们都知道他和英格丽·褒曼有过一段情,而执导《卡萨布兰卡》的正是本片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所以,一个瞬间可以生发出关于一生的猜想。
《卡萨布兰卡》
《随时光而逝》是由赫尔曼·胡普费尔德创作词曲的,出现在1931年的百老汇戏剧《欢迎每个人》里。但大家都不太记得这件事。而如今,它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电影歌曲之一,那句“你得记住,一吻心中留”亦是家喻户晓。它像是一层怀旧的面纱,通过它,人们得以朦胧地窥见“老电影”的面目。
《卡萨布兰卡》被后世看作战争的转折点,部分是因为这个地方在被电影赋予神圣感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而新闻报纸对影片的广泛报道为盟军重新夺回这座城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样,里克放下愤世嫉俗和道德中立,选择加入军队,无形中提升了美国人对战争的道德意识。这就是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原因。
《郎心似铁》
这个故事改编自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美国悲剧》(1925)。乔治·伊斯门(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饰)是一个富裕大家庭的贫穷远亲,在伊斯门家族旗下的一家T恤工厂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在那里他遇见一个女孩——艾丽斯·特里普,他们有了一段情,后来她怀了孕。乔治受邀到伊斯门的大宅子里参加派对,他人生的重要时刻出现在影史上最精彩的、梦幻般的会面之一里——一个身穿白裙的女人站在门口看着他。她是安吉拉·维克斯(伊丽莎白·泰勒饰)。两个年轻人迅速坠入爱河,乔治计划杀死挡在中间的艾丽斯……电影并不叫“美国悲剧”,它的名字没有任何讽刺意味。这是一个伟大的梦,却也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鲜有影片能像这部电影这样,展示出美国电影的自相矛盾。
现实中的克利夫特和泰勒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克利夫特离世。影片中长焦镜头拍摄的两人的吻戏成为名垂青史的梦幻之吻。
《东京物语》
但凡述及小津的书籍都说他是一位杰出的幽默大师,这很容易理解。但不止于此。小津的电影往往在很低的位置拍摄固定镜头,摄影机几乎一动不动,所以运动都是在画框内进行——人们走来走去。此外,还总有一把扇子没完没了地驱赶热气。你可以称这种风格为“从容不迫”或“安抚人心”,但所有这一切都带有一丝囚禁感和忧虑感。
《东京物语》在表达愤怒时文雅、节制,但并未消除它,其实影片已经暗示父亲曾经是个酒鬼。太长时间以来,我们都遗漏了小津电影中缄默无语的社会批判功能,或许因为在西方,我们认为批判应该是尖锐刺耳、咄咄逼人的。所以让我来告诉你,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虽然小津还有诸多其他的杰出作品。
《火车怪客》
如果眼镜掉下来,摄影机便可通过变形的镜头记录一场谋杀——没有人能像罗伯特·沃克所演绎的凶手布鲁诺那样,在电影中同时表现出癫狂和亲切两种特质——除了在《惊魂记》中追随他的诺曼·贝茨。这种细声细气的精神紊乱中藏着对暴力的渴求。有教养的残酷,是希区柯克表现在银幕上的最深刻的发现,他的这份功劳,不亚于他用舞蹈般高雅且精雕细琢的诡计来表现令人不寒而栗的暴力。
《火车怪客》上映后不久,罗伯特·沃克便去世了。他活着的时候并不快乐,而好莱坞利用了他这点特质。人们说:“他如果还活着,会演出什么样的角色呀!”但事实上,要不是希区柯克对他青睐有加,他很难得到其他角色。
作者:[英]大卫·汤姆森
编辑:李 伶
责任编辑:蒋楚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