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战爆发后,就一直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愚蠢的战争。几个欧洲强国为了扩张自身利益而将整个欧洲推入战争,到头来却落得一损俱损,不仅导致多个国家分裂,更使整个欧洲开始从繁荣走向衰落。
沙皇的电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当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随后奥匈帝国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其实,在这之后,历史曾经给了世界一个避免大战的机会。
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经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当日给自己的表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一封电报,希望进行调解。但是尼古拉二世接到电报时,俄国已经进行了针对奥匈帝国的军事动员。7月29日,威廉二世与尼古拉二世见面,并向其解读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认为战争范围会仅限于奥地利与塞尔维亚两国。
但是在7月30日,威廉二世接到尼古拉二世的电报,电报称俄国已于5天前采取了军事措施。德皇认为俄国不讲信用,于是愤然放弃了调解。而俄国因为德国态度的转变真的在7月30日进行了总动员。8月1日,德国也进行了总动员,并对俄国宣战。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终于扩散为欧洲的战争。
之所以一点错判就导致战争迅速扩散,是因为此前俄、法、英以及德国和奥匈帝国分别结成了势均力敌的两大军事集团。这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国家都失去了战略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一个类似萨拉热窝事件一样的偶然就可能点燃所有国家的火药桶。
战场圣诞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场工业化的战争。在当作武器使用的工业成果面前,人类的血肉之躯显得是那样不堪一击。不过,工业化的成果并没有让战争的任何一方占据优势,因为参战的主要国家彼此工业水平相若,而当时的工业水平还没有发展到二战那样的高度,基本仍限于枪炮的范围。
针对这种武器水平,参战国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手段,那就是堑壕。大量的堑壕战是一战最典型的特点,而堑壕战之所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在于它导致的巨大伤亡。
在最初进攻比利时和法国取得短期胜利之后,德军很快就与英法军队在西部战线形成了僵持。双方构建了大量的堑壕。当一方进攻时,守方可以利用堑壕作掩护,用机关枪、火炮等轻易杀伤对方。后来甚至发生了化学武器的滥用。因此,西线才出现了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因为死伤人数巨大而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堑壕的存在导致双方长时间无法打破攻守平衡,实际上从1914年9月到1918年3月,德军与英法军队主要就在堑壕中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士兵只能感到战争的残酷和自身生命的脆弱,原本对荣耀的追求早已消散。双方的堑壕有时仅相隔几十米,因长期相伴使得敌对的士兵也彼此产生了情谊。为了抢救伤员或者交换战俘,双方经常自行短暂停火,其中著名的便是英军与德军之间的圣诞节休战。它发生在1914年圣诞节夜晚的阿尔芒第耶尔附近。德国士兵首先唱起圣诞颂歌,然后双方的士兵走出了战壕。他们互相交换了礼物并讲了故事,还踢了几场足球赛。
结束战争的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革命而结束的。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直接导致俄国退出了一战。不过直接导致一战结束的应该是德国十一月革命。
一战末期,德国陷入空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全面危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涨。1918年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出逃荷兰,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本来已经在战场上频频失利的德国,在这场变故下彻底失去了再打下去的意志。11月11日,德国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的爆发可能是因为某些统治者愚蠢的决定,但付出生命代价的却是上千万的普通士兵,最后还是不堪重负的民众起身革命结束了这场愚蠢的战争。
——摘选自《作家文摘》合订本224期
作者:曹岳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徐坚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