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 知 史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课本上的宏大历史一本正经,但往往也索然无味。历史并不只关乎王侯将相、治乱兴衰。本书分皇帝八卦、千年典故、美女养成、说文解字、战争实况、穿越指南六个部分,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了解历史才会发现,我们在一条文化之链上生生不息。
满汉全席不是给皇帝吃的
满汉全席可谓家喻户晓。上世纪70年代香港国宾酒楼受日本电视台委托,以当时十万港元的天价,制作了一桌共108道菜的满汉全席,是当代极少数重现满汉全席的尝试。菜式极为丰盛,前后吃了两天两夜。不过即便如此也只能做出当年满汉全席的一部分,真正的满汉全席极为奢华。
现在一般认为,满汉全席起源于康熙年间一次盛大的宴会——千叟宴。在此之前宫廷食物分为满席、汉席,分别指满族菜以及汉族菜,却甚少会将两者合并。不过康熙皇帝为了促进满汉融合,在他60岁那年大摆宴席,宴请汉、满两族的65岁以上老人,设三天六宴。这次宴席将满、汉两派的菜式同桌呈现。不但有满族的烧、煮类菜式,同时也加入了山东菜、江浙菜,故此“千叟宴”一直被认为是满汉全席的始祖。
不过如此盛大的宴席,到底吃了些什么呢?其实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当中那么奢华,根据《康熙朝实录》当中的记载,千叟宴当中的菜品主要分为小食、面食、前菜、御菜、汤菜、烧烤、火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御菜类,试列举部分御菜: 沙舟踏翠、琵琶大虾、龙凤柔情、响油鳝糊、肉丁黄瓜酱、龙舟鳜鱼、滑溜贝球、酱焖鹌鹑、蚝油牛柳、川汁鸭掌……
其实当中的菜肴都不是一些山珍海味,反倒是一些常见的材料如鸡、鸭、鱼,等等。虽然千叟宴将满、汉两族的菜式同时呈现,但这和我们想象中的满汉全席实在是相差甚远。
那么是谁推动了满汉全席的发展呢?讲来可笑,大家都认为十分奢华的满汉全席,真的不是皇帝所推动的,反倒是官员们为了互相巴结而研究出来的宴席。乾隆一生多次南巡,每次都会带上不少的官员随行。皇帝的膳食自然每天由御厨负责,那么随行的高级官员的膳食怎么办呢?当时不少的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上层官员,于是挖空心思烹制奢华盛宴。清人李斗所撰写的《扬州画舫录》就记录了当时乾隆帝南巡扬州停留天宁寺时,地方官为皇帝随行官员准备的招待宴食:
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锤、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品级汤饭碗;
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一品级汤饭碗;
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
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貜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十锦火烧、梅花包子;
第五分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汉席”也。
▲大家一直以为满汉全席就是皇家的御宴,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这种宴席可谓当时官场中最奢华的宴席,用了不少名贵食材,如鱼翅、海参、熊掌、驼峰等,烹调手法上汇集了满、汉菜式的特点。这桌“满汉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乾隆多次南巡,这些为了招待京官的宴席渐渐就在江南官场传播开了。之后在官场中,不少宴席都仿照这个菜单,会有略减,但都称作“满汉席”。清代美食家袁枚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版的《随园食单》一书中就有着这样的描述:“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只可用之于新亲上门、上司入境,以此敷衍。”足见到了乾隆晚年,这种饮食风气已经遍布官场,是官场贪污的一个侧面反映。
而满汉全席真正的声名大噪就要到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的覆灭使得服务紫禁城的人顿时失去生计,不少本来服务于内膳房的御厨需要出外谋生,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的大饭店看准时机,大量招聘这些前御厨。这些饭店为了招揽生意,就让他们尽力做宫廷膳食。为卖弄噱头,不少饭庄将宫廷中的菜式作为招牌菜,并为其冠以“满汉全席”之名。
或许大家一直以为满汉全席就是皇家的御宴,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可以说满汉全席就是在官场腐败风气以及商家逐利的情况下诞生的“名宴”。乃至经过商家不停的宣传,我们还真的以为极致奢华的满汉全席就是皇家御宴。
看皇帝出门多威风
做皇帝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人代劳。就以出门为例,皇帝其实不用走太多路。大家经常看电视剧都会留意到,皇帝出门前只要喊一声“备轿”,马上就有八名大汉抬着轿子在宫门前等着。不过身为皇帝,怎么会只有轿子一种代步工具呢?算一算,古代为皇帝设计的代步工具真的有很多。
现代人的代步工具通常就是车辆,古代也有车。相传是夏朝的奚仲发明了车,如《墨子》有载“奚仲作车”,《管子》记载得更详细:“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妥当,像车这种复杂的机械,很难由一个人发明出来。但相信这位奚仲应该对车做过一些很重要的改革,才会留名于史册。而现在所知的最早的车,是通过考古在殷墟遗址中发现的。1935年,殷墟王陵遗址中发现六个车马坑,当中出土了不少车马器。从中可以让我们一窥原始车辆的造型。
▲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最早的车称作辀,由马拉动。其构造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可以站立的箱子,在左右两侧加上轮子,两匹骏马通过一根固定在车厢前方的T 字形木头拉动车辆,千百年来形制类似。后来为了遮太阳给车厢加上了圆盖,并加以配饰,那就是古代马车的主要形制了。古代的马车与现在的车子很不一样,只有两个轮子。因为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发明出控制前轮转向的装置,要是车子有四个轮子,转向将会极为困难。但由于只有两轮,马车不能做太大,要不然就很容易失去平衡。这样一来使用者多数要在车上站着,要是路程稍远也挺辛苦。少数设有座位的大型马车,驾驶起来又很困难。《宋史· 舆服志》:“辕木上束两横竿,在前者名曰凤辕,马负之以行;次曰推辕,班直推之以助马力。横于辕后者名曰压辕,以人压于后,欲取其平。”前面要马来拉动,后面又要找人压在横杆上以保持平衡,实在有点麻烦。不过话虽如此,马车比起走路确实要快很多。所以在古代,马车一直是帝王的主要代步工具,在重要的场合,像是祭祀、迎接凯旋军队、出巡、发丧皆用马车代步。
马车坐起来确实不太方便,于是出现了另外一种叫作“鹿车”的乘具。这种鹿车并不是由鹿来拉动,而是由人力来拉动。它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名字叫作“辇车”,“辇”字上面是两个“夫”,就是象征着由人拉动。辇车最初的形式和马车无异,皆是两轮车,只是前面由人力拉动。这样比马车更加容易控制方向,在宫廷中使用比马车灵活,所以辇车就渐渐成为皇帝们在宫廷中的代步工具。《吕氏春秋》中所谓的“出则以车,入则以辇”,说的就是在宫廷之内皇帝、达官贵人都是用辇车代步。
皇帝们对于辇车有莫名的喜好,很可能是觉得这样可以更威风地展示自己的身份。在汉代时,皇帝将辇车上的轮子去掉,直接找四个人前后抬着走,称作“步舆”。这种设计已经十分接近轿子了,当时的皇帝妃嫔十分喜欢这种设计,在宫殿中利用步舆代步渐渐成为惯例。步舆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在冬天的时候,就会像轿子一样加上围板和顶盖。夏天的时候没有围板顶盖,但会有侍女在旁扇凉。唐代的时候,皇帝们都很喜欢这种代步工具,并设计出不同功能和速度的辇。有两人抬的辇,是为了随时起行;四人抬的辇则是为了穿梭皇宫;六人抬的则是皇帝们最喜欢的,既稳又快。唐朝画家阎立本有一幅《步辇图》,就是描绘着唐太宗在六人抬的辇上接见使者禄东赞。此外还有八人抬、12人抬、20人抬的辇。到宋太祖时,甚至建造了一个需要64个人来抬的辇,可谓历代之最。
最后来到清代,皇帝们总结了前代代步工具的形式,制定了“五辂、二辇、三舆”。五辂指马车,分为玉辂、金辂、象辂、木辂、革辂,前两者用大象来拉动,后三者则由不同数目的马拉动。主要作用是用来参加不同等级的典礼。二辇,分别是玉辇和金辇,玉辇用36人抬;金辇用28人抬。皇帝出发前往祭祀时,往往只会将马车驶往宫门,然后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换上玉辇或者金辇,最后一段路则由自己走,逐级递减以显示对神明的尊重。最后则是三舆。礼舆,用16人抬,是专门抬皇帝上朝、春季亲耕时用的;步舆、轻步舆都是用16人抬,其作用都是在宫中穿梭。唯独皇帝临幸后宫时会使用步舆,其他时间都是用轻步舆。
其实翻开《清史稿· 舆服志一》的时候,会发现古人十分重视不同的代步工具,特别是皇帝,出门就肯定有专属的代步工具。古人只能远观皇帝出巡的车队,久而久之,就有人用“驾”一词来指代皇上,例如大家常听到的“护驾”,当中的“驾”就是用以指代君王的。
甚至从明代开始,皇帝之死就开始用“驾崩”来借代。《礼记·曲礼下》上已经写了︰“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本来天子之死就是“崩”,为何还要加上“驾”来指代皇帝这么多此一举呢?看来就是因为皇帝天天出门都不用走路,这一点实在是深入民心了吧。
作者:知 史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