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传》
[英]克莱尔·托马林著
周春塘译
朱 玉校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生命历程中一次重要的音调变换
1800年12月16日,射手座的简·奥斯丁迎来了自己的25岁生日。
放在今天这个时代,25岁或许才刚刚步入职场,但十岁即离开学校教育的乡村姑娘简·奥斯丁已经完成了三部小说,它们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以及《诺桑觉寺》。用《简·奥斯丁传》的作者克莱尔·托马林的话说:“任何人到了25岁,名下有三部杰出的小说,肯定会登上成功的道路,荣名、财富和幸福都在反掌之间。”但奇怪的是,此后十年,简·奥斯丁不再创作,搁笔沉默,她的25岁生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简·奥斯丁。姐姐卡桑德拉画的水彩,1804年,家族收藏。
此前,简·奥斯丁一直生活在英国汉普郡史蒂文顿村的牧师公馆里。简的父亲是这个教区的牧师,她上面还有四个哥哥和一位姐姐,奥斯丁一家虽不至于贫困潦倒,但也就是普通的“乡村士绅、耕读传家”的那种类型。这一年,简的父母决定抛下几十年朝夕与共的乡村生活和史蒂文顿的牧师公馆,搬到一个叫巴斯的旅游城市。这对简来说是一种重大打击,托马林使用了“晴天霹雳”和“晕倒在地”这些描述——读到此处,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简姑娘太过矫情?
《金融时报》这样评论这本关于奥斯丁的新传记:“作者的天才在于能够在奥斯丁的人生故事中捕捉到音调的变换、光影的交替、悲喜之交加,这些也是奥斯丁小说的特征。”而离开史蒂文顿,恰恰是简·奥斯丁生命历程中一次重要的音调变换。托马林告诉我们:“她在意工作的环境,让她能超越日常的生活,这正是她25岁生日后失去的东西。至于她的沉默,则是她平静无事的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再度的放逐。”此处,简·奥斯丁“失去”的是什么?“放逐”且“再度放逐”的又是什么呢?
离开自小长大的家园,标志着一个生命阶段的终结。对于别人或许没什么,但是对于一位以生长之地为灵感之源的写作者来说,这种转变具有某种毁灭性也就不足为奇了。史蒂文顿的乡村生活于简·奥斯丁,正如《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于纳美族的涅提妮公主。
首先来看简的父母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可能是因为温泉小城巴斯的生活对老人的健康有帮助,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奥斯丁家的长子詹姆斯。后来史蒂文顿的牧师公馆即由这位长子继承。同时,奥斯丁太太还希望能够在巴斯督促她有钱的哥哥以后能把财富遗交给自己的长子。
史蒂文顿是简的起点,那里不仅有奥斯丁家的兄弟姐妹们表演话剧的谷仓,还有她熟悉的一切。“离开史蒂文顿,意味着离开她苦心孤诣创造的纤弱世界,在那里,她既可以置身于安乐窝中,也可在必要时神游四方。”当很多人以为,新的环境和际遇会给到作家创作的灵感时,殊不知对小天地的深厚情感与理解才是作家更根本的创作之源。而她对稳定和安全感的迷恋,与她小时候的经历有紧密关系。
从史蒂文顿被放逐后,她深沉的忧郁剥夺了她的写作能力。拥有无比辛辣、幽默、俏皮文风的简·奥斯丁也会忧郁吗?当然会,而且可能比一般人更深。还在婴儿期的简在接受牧师父亲洗礼两三个月之后,便和她的哥哥姐姐一样被送到了附近的村舍农妇家抚养。后来,她一生跟母亲保持某种距离但和姐姐的感情非常深厚。“在简成年后的信件中,最突出的是她的防御性和文字中对人缺乏柔情。你会察觉到她内在的生命敏感而活跃,但你面对的却是一个坚硬的贝壳。”后来,简七岁时又被送往寄宿学校,一直到十岁回来。
托马林敏锐观察到了婴童时期的经历对简·奥斯丁成年之后的性格影响。“对这个无时无刻不躲避亲密关系的人,你的感觉是,她孩提时期便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哪里会有安全,她全副武装等待被弃的一天。”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内心抵触、恐惧和不安全感,或许就是她写作风格的某种原点。
她选择了“内心的真实”而放弃婚姻
如果仅仅用失去灵感家园来解释简的处境变化,与其说还不够充分,不如说还有更加真实而残酷的生活处境。那个时代的成年女性,如果没有财富或财富继承权,如果没有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们将会面对窘迫而尴尬的生活处境。那个时代的女性继承权很是艰难,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就描写了贝内特先生因为没有儿子,他每年可以得到的两千英镑收入以后得由一个远房亲戚来继承。
在《简·奥斯丁传》一书中,不只是简和她的姐姐、母亲曾面临这种囧况,还有更多为了财富而猎夫和屈嫁的事情,比如简的姑姑当年远去印度,因为那里有不少富有的单身汉,比如简的好友比格小姐后来嫁给了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
其实简·奥斯丁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不幸的婚姻大致有两种情况:一像夏洛特和柯林斯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二像莉迪亚和威克姆那样,纯粹建立在美貌和情欲的基础上。夏洛特本是个聪明女子,只因家里没有财产,人又长得不漂亮,到了27岁还是个‘老姑娘’。她所以答应嫁给笨伯柯林斯,只是为了能有个‘归宿’,有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保险箱’,婚后尝不到任何天伦之乐,她倒也无所谓。”这段小说中的描述何尝不是她自己人生的隐喻,不过勇敢的简姑娘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这里不得不提及汤姆·勒弗罗伊——简的“真爱”,他们的恋情在当年与后世都众所周知,这位来自爱尔兰的法律专业学生也是好莱坞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男主人公的原型。“她只须回忆那晚热情的心境,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虚假的空想。”垂暮之年,这位爱尔兰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汤姆承认,1796年他曾爱过简·奥斯丁。不过当年两人都身无分文,不可能结婚。残酷的并不是电影中的那样被人棒打鸳鸯,残酷的是一对年轻人在社会约束下的无可奈何。一位豆瓣用户曾评论说,因为没有败给特别宏大的东西,因此显得特别无能为力。
但也恰恰是在这一情感放逐时期,简·奥斯丁完成了后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的《傲慢与偏见》,尽管书中明快的情节与她黯然的现实生活截然相反。“高阁上的书稿,成了她的奇遇。不是婚姻,而是艺术。”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剧照
1802年秋天,27岁的简和姐姐一起到她们的朋友曼妮冈的比格姐妹家小住。七年前,这里曾是她和汤姆共舞的地方。七年后,又是在这里,闺蜜的弟弟哈里斯,也是“一大笔财富的继承人”向简求婚,她答应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当晚人人相与道贺。”如果故事在这里按世俗情节发展,简·奥斯丁的下半生将迥然不同、面貌大异。她会有自己的孩子、丈夫、奴仆、庄园、财富,她会有自己的家和世俗的幸福。但是,她迟疑了,她反悔了,她在天亮后拒绝了。经过一夜思考,她“觉得尊敬和荣幸是不够的,如果她接受了他的美意,这是对他的不公和不当”。在“世俗的幸福”和“内心的真实”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同时,她也选择了成为“自由的孑然一身的老处女”。和幼时被父母放逐、被家园放逐不同,这一次是简·奥斯丁的主动选择,她选择将自己放逐于组建家庭之外。为什么简会做这样的选择?她自己曾在作品中说“千万不要感情用事,感情应该受到理智的约束”。然而,理智与情感的界线,幸福与不幸的转换,谁又分得清楚呢?两百多年以后,作为读者,唯余慨叹。同时也会反观自己,在类似情境下又会做何种的选择。
这是简最后一次考虑婚姻问题,从此以后,不到30岁的她“迅速进入了中年”。
放逐的情感解放了她的创造力
“1808年12月她33岁,命定要扮演一个老处女的角色了,她不是在南安普顿弗朗西斯家照顾玛丽和小婴儿,便是在史蒂文顿看管詹姆斯的三个孩子,再不然便在戈德默莎姆跟爱德华的十人帮作战。”这哪里是作家啊,这分明就是几位哥哥家的流动保姆。
一直到在哥哥的帮助和赠予下,简和姐姐、母亲搬入了乔顿村舍——这也是她们余生一直生活的地方,简的生活才再次回到“正轨”。“简这次迁入她永久的家园给了她戏剧性的变化,她从此回到写作的生涯。她仿佛重新找回自己,连同她的幻想和一切力量:一片乌云从她头上消失。她几乎立即拿起笔来,《理智与情感》的改写就此开始。”
▲乔顿村舍。安娜·奥斯丁绘
被家园放逐的十年,中断了简·奥斯丁的创造力。放逐与被放逐的两段情感,却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她的创造力。我们生命的真家园到底何在?
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曾认为:“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
虽然简·奥斯丁的作品经久不衰,但我们往往都会这样看待她的现实生活:安静恬然、平淡无奇。在这种安静生活的表象之下,个体生命被隐藏的暗流涌动的情绪与波澜壮阔的悲喜,对于个体之外的人确实平淡无奇,但是对每一个生命本身却是终身的印记。从婴儿期被送由村妇领养,到七岁就读寄宿学校;从被迫离开牧师公馆,到十年后迁入乔顿村舍;从和恋人被迫分离,到主动选择孤独一生。这种“放逐”迥然于中国文人的“贬谪”,虽然都会对个体的生活和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后者是个别人的政治变故,前者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能遭遇的生命追问。
从追问到回答。从放逐简·奥斯丁,到成为简·奥斯丁。
作者:邓劫遇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