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谷歌眼镜,主刀医生陈云丰(左一)视野下的手术画面直接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上。 本报记者 唐闻佳摄
“OK,glass”(你好,眼镜)、“Record a video”(视频拍摄)……随着一道道语音指令下达,陈云丰医生鼻尖上的谷歌眼镜自动拍摄画面,并第一时间传送到手术室之外,上海、浙江、香港、台湾等 地的医生、新加坡等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的医生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观看了陈云丰的这场手术。据悉,大陆和港澳台就有超过60个客户端全程收看 了直播。
昨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实现了我国首例第一人称(主刀医生)视野的多点传播谷歌眼镜手术。这个步入医疗界的新式武器,将对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有深远意义。
“鼻尖上的自动摄像机”
昨天早晨10点,从第一台手术下来,市六医院骨科主任医生陈云丰赶紧跑到7号手术室,一台桡骨远端切复内固定手术正在等待他。55岁的患者前几日因意外摔倒导致右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对陈云丰来说,这是他从医多年以来极为普通的一台手术。不同的是,这次他要戴上谷歌眼镜。
这副眼镜的玄机,藏在稍宽稍长的右侧镜腿,那里包藏着触摸控制板、语音接收器、16G存储芯片、传感器、纽扣电池等设备。镜片右上角有一个500万像素 的摄像头,这是一个兼具微型摄像机和微型投影仪的装置。注视着它,等同于从2.4米处观看25寸屏幕,清晰而有距离感。
记者试戴后发现,这副眼镜很轻,仅区区50克。但这是个“烧钱”的家伙,售价在2000多美元,加上运输费折合人民币大约为1.8万元。
开始手术前,眼镜已被调试到待机状态。手术中,当陈云丰希望对一些手术镜头予以拍照记录,只需说“takeapicture”,眼镜就会自动拍照,堪称医生“鼻尖上的自动摄像机”。
远程共享先进医疗技术
在骨科手术室外的六院教学楼,一群医生正在电脑前“围观”手术。场外的医生不仅清楚地看到了手术视野内的碎骨块以及明显的错位,主刀医生的每一步操作也清晰可见。
“由于摄像头是夹在主刀医生的鼻尖,学习者相当于通过主刀医生的眼睛来看手术,主刀医生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做什么,其实就体现了主刀的思路,这种学习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六院副院长、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张长青教授告诉记者。
市六医院素有“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之称,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学习者。问题是,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教学,手术实况转播一直是十分令人头疼的问 题。传统的手术转播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转播设备常受到手术室洁净度要求和拍摄空间等限制,很难采集到最能体现手术价值的内容。
现在,一副高科技眼镜让六院骨科实现了远程异地全世界共享先进医疗技术的目的。
事实上,谷歌眼镜会第一时间将捕捉到的手术画面上传至云端,医生们只需有一台PC、平板电脑或手机,就能在线观看高清手术视频,而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大家聚集起来集中时间、地点观看。
人机交互打破手术室围墙
谷歌眼镜的引入,使得手术室与外界的交互变得轻而易举。六院骨科主任柴益民介绍,除了视频转播外,他们还在与眼镜开发商商量实现眼镜的交互功能,即一方 面实现观摩医生和主刀医生之间的语音和图文双向交互,使专家教授不用亲临现场就能指导主刀医生处理复杂疑难手术,实现远程手术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主 刀医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基于这种“人机交互”,医生们给记者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未来,手术室的墙上可能 不再需要挂着各类影像片子,甚至病人心跳和呼吸的图像都可直接显示在谷歌眼镜上。这种遐想在海外已有实践。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今年1月接诊了一名脑出血病 人,医生就是通过谷歌眼镜调阅他的医疗记录,很快发现病人对一种药物过敏,并迅速确定了合适的治疗方式。
谷歌眼镜的应用开发者、上海医微讯数 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潘耿告诉记者,更富科技含量的设想还包括开发虚拟成像技术的应用,即当谷歌眼镜的摄像头对准患者身体部分时,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 虚拟的3D模型,显示出患者躯干部分的重要构造,如血管的组织构造等。这项应用基于谷歌眼镜事前对患者的骨骼影像片子的“读取”,并自动形成骨骼及其周围 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对医生而言,这项应用将帮助医生避开重要血管,大大降低手术的失误率。
谷歌眼镜这样的高科技武器“落户”医院,除了期待 更多的功能开发,一系列新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国内医院大多没有WiFi,不接入网络,谷歌眼镜的功能就要大打折扣。另外,谷歌眼镜是否属于医疗器 械,用谷歌眼镜记录医疗视频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这些涉及伦理的问题尚无答案。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