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科普读物需兼具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知识点表达,以及通俗易懂的生动行文。《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系列《深夜惊奇音乐会》、《冈特生态童书》中文版第三辑、“墙书”系列之《地球通史》日前出版,颇受业内好评。
(均出版方供图)
■本报记者 许旸
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日前评出,图书类金、银奖作品分别有25种、48种。其中,国内原创图书比例约占六成,比往届有所提升。但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虽然国内原创科普读物在数量与质量上持续增长,但遗憾的是,目前在书市位居销售排行榜前列的科普读物仍是“洋面孔”居多,尤其是“爆款”科普畅销书,依然由进口原版图书唱主角。
科普不仅仅是把科学概念说清楚,“有知识、没意思”已成过去式,当下需要层次更丰富的科普读物。
在资深出版人看来,与欧美国家科普市场培育的成熟度相比,国内原创科普读物与国际一流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上国内投身科普读物创作的科学家、一线科研人士还不够多;二是在文本创作、科学术语“转码”方面,专业程度也有待强化。
科普作品读者越小,门槛越高
对科学之美的认知与探讨,正渗透至大众文化多个领域。有评论认为,科普已成为人们日常阅读和文化消费中的“刚需”。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说,我们正身处科技变革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面对气象、动植物、航空航天等社会热点,如何判断并作出决策,都需要科学素养。优秀的科普读物需兼具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知识点表达,以及通俗易懂的生动行文———用行家的话来说就是“读者越小,门槛越高”。
高门槛意味着科学知识需要有效“转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说,科普除了普及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精神,培养求知兴趣,激发青少年用科学思维方式探索世界。比如,《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系列、《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驾驶机器人看恐龙》等科普绘本,均摘得国际科学读物奖项。这些书的作者是72岁的日本科普绘本大师松冈达英。翻开书,近100种昆虫藏身画面里,犹如童趣版的昆虫图鉴,从泥土下到地面上,从草丛里到大树间,昆虫样貌与周遭生态环境纤毫毕现。其中的《深夜惊奇音乐会》以主角绿树蛙繁衍后代为线索,揭示了动物界彼此赖以生存的关系,激发人们呵护尊重自然。“较真”的松冈达英从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即便是画拟人化的绿树蛙形象时,他也会仔细描出青蛙脚趾———前脚4趾、后脚5趾。
传播科学思路的背后,离不开创作者对讲解对象的精确捕捉。自诩“昆虫少年”的松冈达英,经常不分早晚观察采集昆虫,每周去家附近的池塘走一两个来回,他还到全世界多地采风,收集加工生物学资料。另一位动物专家、作家牧铃时常走进大自然,潜入幽深溪谷,暗自观察红豺、狐狸、蓝雀,走访百岁老藤、陡崖雕巢,日前出版“牧铃动物小说”自然写作系列。在他笔下,几乎每只动物角色的背后,都离不开几万字的科学观察笔记,悉数记录下生物天性和特点。
呼唤圈内科研科普“双轨对接”
拉动原创科普,最关键的是要吸引科学家、培育新生代优秀作者。有专家认为,时下国内的科普创作显然遇到瓶颈。陈佳洱分析说,就拿学校来讲,每次发奖、评职称,不是看对社会的科学发展作了多少贡献,而是依赖一些量化的指标,很难激活中青年人才的科普积极性。
国外科普童书传统相对深厚,许多顶尖科学家都会参与科普写作。被翻译成38种语言在全球发行的科普知识读物《冈特生态童书》,日前出版了中文版第三辑。这套书的创作者冈特·鲍利在30多年的环保推广事业中,积累琢磨出传递科学理念的许多小窍门,他将这些成果结合课题研究,设计出一个个让孩子们好奇的小故事,包括“气泡可以捕鱼”“石头能造纸”等话题。而由耕林童书馆引进出版的“墙书”系列,作者克里斯托弗·劳埃德则长期从事科学、历史学研究,他灵活跨界,借用大历史视角和时间图谱,将科学进化故事完美地视觉化了。
会写高水平论文不等于能写出优秀科普作品。部分书斋里的科学家,如何走出固有的知识话语体系是个难题。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普作家告诉记者,国内有些科普读物行文生硬,充斥着“论文腔”。
令人关注的是,业内人士在遗憾各种创作瓶颈时,也发现了国内一些中青年科研学者的新突破:他们从高校与田野中汲取营养,在创新交叉多个学科中展开探索,让科研与科普的对接呈现出清新面貌。以萤火虫研究专家付新华创作的《水中的光亮》一书为例,作为中国保护萤火虫的第一人,38岁的付新华身上兼有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主任等多枚标签。多年来,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野外调研,发现了数个新萤种,研究出亚洲首套野外萤火虫闪光频率的追踪、记录、分析、模拟的整套设备。在这些珍贵的素材基础上,他构思创作了相关主题图书,让许多孩子成为“追萤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