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纤道赶集场(1969年)
50多年来,他用相机记录拍摄京杭大运河在时代发展中的流年碎影,积累影像图片近2万幅,73岁的汤德胜用这样一种特殊方式表达他对母亲河深沉的爱。
▲运河架桥(1970年)
历经2500年风雨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道,历史上曾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对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演绎着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
▲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年)
对汤德胜来说,大运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纤一夫、一桥一庙、一砖一瓦则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汤德胜是常州武进人,世世代代住在运河边,由于叔父在镇上开了一家照相馆,他十来岁就开始接触摄影,镜头自然而然地对准了这条朝夕相处的母亲河。
▲丰收的歌儿(1971年)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汤德胜骑着自行车、坐着船或者步行,用相机捕捉运河沿岸一个个生动的瞬间。
▲运河七孔桥(1978年)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让这些打下时代印记的画面愈显珍贵。在他的镜头里可以看到:大运河上的木桥、竹桥变成了现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桥;小木船、水泥船变成了大吨位钢船;小土水闸变成了可通行千吨船只的大型船闸……他的镜头里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抢险等大事件,更多的是撒渔网、走马灯、水路运输货物、孩子在大运河嬉水游泳等两岸风土人情……看着这些影像,仿佛跨入历史长河之中,可以生动感受到几十年来大运河沿岸的变化和发展。
▲运河的早晨(1976年)
上世纪80年代,受多方委托,他航拍了省内一些著名景点和大型工程,用以编修县志、地方志。这一契机,让汤德胜第一次有机会从空中俯拍令他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航拍乘用的是运5教练机,每次他都是“五花大绑”靠在机舱门口拍摄。当时由于卫星定位系统还不普及,航拍主要依靠地图,飞行前必须做好细致的案头工作。那时胶卷价格不菲,在高速飞行中进行拍摄,更要求脑子飞速转动思考构图,眼明手快及时按下快门,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拍摄点位。那段时间他拍摄了2000多张航拍照片,这些对运河的全景式记录十分珍贵。
▲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1980年)
上世纪90年代,运河沿岸掀起大开发热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变甚至完全消失,汤德胜心底泛起阵阵失落。2000年,汤德胜向单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抢救胶片,更是想抢拍大运河。“拍运河,不是拍个符号,重要的是记录古运河的历史文化积淀,记录运河儿女的精神面貌。”他希望,这一张张照片可以传递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不仅为后人留下渐行渐远的乡土记忆,也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百舸争流(2003年)
2013年9月,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江苏省文物局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大运河》汤德胜摄影作品展,前来考察的联合国专家对这些影像资料饶有兴趣,原本40分钟的参观时间延长至一个半小时。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传来,汤德胜激动不已。
▲运河新姿(2009年)
退休后,汤德胜回访了多个运河城市,感受到各地政府在加速城市开发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大运河的治理和保护,不仅对古迹遗址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还通过开凿适应当今航运需要的新运河来保护古运河原貌,这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古运河新貌(2018年)
汤德胜曾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作品多次出国巡展,这样一位资深摄影家却始终强调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最基层的摄影人”。确实,他的作品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关注平凡人、平凡事,却不失质朴厚重。
▲高铁飞驰在古运河上(2018年)
大运河流淌不息,沿岸发展日新月异,汤德胜在心底又升起一种紧迫感,他正谋划着在身体许可的条件下,再走一遍大运河,“要去拍摄高铁飞跨运河的雄姿和两岸百姓奔小康的鲜活生活”。
▲版面刊登于文汇报2019年3月16日第8版。
作者:图/汤德胜 文/王柏玲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