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陪护日记”摘录
●有位医生说:“某某床突然不好了。”皋主任说:“所谓病人突然不好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突然发现病人不好了,因为不好是有过程的,只是没有被发現,我们就是要仔细覌察、及时发现。”
●赵贤元医生聪慧、善解人意,一次我想了解病人的主要生理指标,见她在电脑上忙碌,不好开口,她发现后主动问:有事吗?接着就为我查了资料,详细告诉我各项指标,还对我说,你尽管问,病家有知情权啊。丈夫病情严重,我在病床边独自流泪,她正好路过,主动来宽慰我。
●这里的医生们令我尊敬,他们默默无闻,网上也少有他们的踪迹。他们虽然是优秀的全科医生,但没听说过,更不可能有“重症监护专家门诊”,收入估计高不了。病人在危急时进来,转安时离开,一般住不了几天,他们往往不知道谁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病人和家属大多不会记得他们。难能可贵的是,医生们并不在意名利,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悄悄地把病人放在心中,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坚守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70多岁的吴老太已经在仁济医院重症监护室待了500多天。一边陪着老伴度过一个个生死关卡,一边观察并记录着这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她说,“大家都说医院黑,我看到的不是这样”。
可是最近,当老太太把在重症监护室看到并记录的“陪护日记”整理成一份厚厚的材料送到仁济医院信访办时,倒把接待人员吓到了——“他们当我是投诉闹事的!你看把人吓的!真不知道从何时起,大家选择只说负面的事,好的事情却没有人说了!”
老伴昏迷,“特批”进监护室
2013年,吴老太的老伴查出胃癌,胃被切除4/5。手术结束,紧接着就是化疗。当全家以为最大的风雨将过去时,老先生却情况突变,陷入昏迷。
原来是化疗药物过敏,老先生出现多脏器衰竭。瑞金、仁济的专家被请到一起会诊。有的说救不过来了,有的说可以救,但所有人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仁济的重症监护室主任皋源决定一搏。去年5月,老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下一个问题来了:病人处于半昏迷状态,医生又急于了解他对每一步治疗的反应,于是,吴老太被“特批”进入“谢绝家属”的重症监护室。
历经血尿、脏器粘膜出血、肝功能失常、肠胃功能失调及肺、肠胃、血液感染、心力衰竭……老太太目睹着医生们“在缝隙中寻找救命通道”,她说,“为了配合医生、护士,我强迫自己去听、去记忆医生的一切交待。”一天,皋源查房,和蔼的他突然一脸厉色,把年轻医生问得张口结舌:“你们只看监护仪上的数据么?!病人到底是平缓地呼吸,还是急促地呼吸;是胸部起伏,还是腹式呼吸?你得去观察!要记住,你看到的未必是全部真实情况。”
“我突然发现这个医生说话很有哲理,让我很受鼓舞。”手头没纸笔,吴老太赶紧掏出手机记录。这一记,一发不可收拾。
“要说这里的医生拿回扣,我不信”
由于老伴的全身情况太差,治疗十分困难,用吴老太的话说,“治疗总在矛盾中进行,保了肝,会伤了肾,更多时候是两害相遇择其轻”。
一天,皋源急匆匆地跑来找吴老太,第一句就是“对不起”,“他说想要用一种进口药试试,但要自费,觉得很抱歉。我很意外,一个科主任居然说话这么诚恳。这还不算,用了几次见效了,他对我说,这个药你不要用了,别人要用,你可以‘转让’”。这天,老太太把这件“小事”记在手机里,“一个医生想方设法帮你省钱,要说他们拿回扣,我不信”。
不久后,老先生肺部感染,且出现抗生素耐药。华山医院抗生素领域的“老法师”吴菊芳被请来会诊。“老法师”提出用一个很便宜的老式抗生素,真止住了肺部感染。大家恍然大悟,说:这个抗生素老得连病菌都忘记它了。这天会诊结束,吴老太悄悄把一个信封塞给会诊老专家,结果令她出乎意料:老医生当场打开信封,抽出三张100元,说:“这是我应得的,不该我的,我不要。”
“常听人说现在医院很黑,我们没走门路,只能听天由命。对医护人员我们既没送礼,也没塞红包,却得到他们尽心尽责的救护,让生命有了转机,使痛苦中的我们看到希望,感觉这里像是一片净土。”这天,她在手机里这样写道。
何时起大家只说负面事?
在重症监护室待得时间长了,吴老太也开始静静观察着这里发生的其他事。
一天深夜,有人打架斗殴,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血流如注。“你难以想象,何征宇医生平日对病人的态度就像对家里的宝贝,一旦指挥抢救,简直像个将军,发出的指令犹如一串串打响的连珠炮:动作要快,快,快!我说要快,不要乱!”
“病人在危急时进来,转安时离开,一般住不了几天,他们不知道在生命垂危时,身边曾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生命争夺战。”吴老太说,在这里当医生、护士是要放下些名利的,“不仅病人和家属不会来感谢他们,他们也没什么时间写论文,晋升、评职称都有难度”。
最近,吴老太把存在手机里的“陪护日记”整理成文,取名“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她打算去交感谢信,但纠结于一个问题:老伴在重症监护室待了500多天,在受“床位周转率”考核的公立医院,这会让科室承受不小的压力。但转念想想,若不是这个特殊病例,这里发生的一切依然鲜为人知。
“我还是希望把这些故事告诉更多人听。近年来,医患关系常有不和谐状况,此类报道也很多,大家似乎都选择说负面事。我希望这里的工作精神和医德能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医护人员像他们那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让病人、家属更理解和支持医护人员。”老太太说,“我是当老师的,总希望传播一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