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至4月1日,每晚19点30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播出10天。本季《中国诗词大会》将延续“人生自有诗意”这个主题,旨在用有趣的题目、紧张的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传达给观众。
此前,记者专门采访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暨现场学术顾问、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学术总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先生。他披露了参与命题的幕后策划,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思考。
▲方笑一在做演讲。
文汇:您参与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东方卫视《诗书中华》等节目制作,又在喜马拉雅开设了《人间烟火·方笑一品锦绣诗词》的音频课程。这跟平时上课、做学术研究有何不同?
方笑一:在学界,做学术研究就好比跟顶尖高手过招,不同观点争鸣,针锋相对。上课的话,面对的是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不用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而是更注重将古诗词的有关知识和理解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结合历史、哲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做阐释。
而做电视节目或者广播节目,主要对象是公众,我们讲的内容,既要考虑作品的普及度,以及公众的知晓度;又要贴近最新的生活状态,以便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
在《人间烟火》里,我经常思考现代人与古代人相通的地方,考虑如何用古诗词来抚慰现代人的精神焦虑。比方说,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说自己被贬之后的痛苦,但仍保有豁达恬淡的心境。再有,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让人联想到一对男女暗生情愫,又尚未点破的微妙状态。还有,现代人关心的减肥话题,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算是一种“减肥”。以及,古代也有美容的话题,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就与妆容有关。所以说,普及古诗词,我们会更注重将字面意思情境化,从作者情感联系到公众个人体验,引发两者之间的共鸣。
文汇:除了已有的电视节目、音频广播,您有没有想过其他普及古诗词的方法?
方笑一:有的。我个人的指导思想是不太愿意做重复的东西,现在,视频、音频、讲座等各种形式都有了。还有,我和我爸一起对话,这也挺有意思的。两个人对话,会有观点的碰撞,激发思想的火花、灵光乍现。
我还有一个想法是,可否将古诗词跟旅游结合?很多人都喜欢旅游,在大家游历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时候,有很多古诗词名句被书写成楹联,甚至刻画在石碑上、岩壁上。游客们肯定很想知道,这些古诗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此景触发此情,有此古诗词?这是我们学者可以做的另外一项普及工作,也可以传承中华诗词文化。
▲方笑一主编的《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
文汇:中华诗词文化传承非一日之功,您有什么思考?
方笑一:应该说,《中国诗词大会》这种普及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还是很受欢迎的,也说明公众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认可。听说,去年报考华东师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比以前多了。我当然很高兴,本行专业得到了社会上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古代文学的老师再也不仅仅是躲在“故纸堆”里搞研究的“老古董”了。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中国古诗传诵三千载,文化传承依然任重而道远。就以唐代来说,离我们现代1000多年,但我们内心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些还是不会变的。因此,我们可以体会李白的诗《将进酒》、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苏轼在《定风波》里表现的那种豁达,以及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些都是能与现代人产生共鸣的情感。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情感的表达是没有时间界限和空间阻隔的。
我相信,不论未来世事如何变迁,中国文化的根在古代诗词里、在古文经典里,蕴藏在每个中华儿女流淌的血液里,是永远不会嬗变的文化基因。
文:本报记者 付鑫鑫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制作:付鑫鑫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