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掘区。
商代国家粮仓掀开神秘面纱!
河南偃师发现考古所知最早国家级别粮仓群!
被称作“偃师商城仓储区”的这一巨大粮仓群,面积将近4万平方米
位于洛阳偃师的偃师商城遗址,距今约3600年左右,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它北靠邙山,南临洛水,西距汉魏洛阳故城遗址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6公里。
规模宏大的偃师商城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都邑级别遗址,也是夏、商、周三代中唯一被全面发掘的可供研究的宫城遗址。它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为国内外学界瞩目。
然而,这座发现最早、具有真正规模的“商代第一都城”,当年如何储存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考古专家探寻的一个谜!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宣布,他们在偃师商城小城的西北部,勘探发现了23座圆形建筑基址,这批圆形建筑基址群就是偃师商城的仓储区,一个最早的“国家粮仓群”重见天日! “这是我们首次在都邑级别的遗址上发现并确认的偃师商城的仓储区,也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国家级别的粮仓。”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梁向记者讲述了这一重大发现的诞生过程。
▲西北部圆形建筑航拍。
陈国梁告诉记者,考古发现表明,偃师商城城址有大城、小城和宫城三重墙垣。多次考古发掘表明,该城址平面大体为“菜刀形”,南北长1700多米、东西“刀身”宽1200多米,“刀把”处宽74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小城的发现曾入选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经“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确认,偃师商城城址的存续年代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它的“小城”的始建年代被视为夏、商年代分界的“界标”。“但小城内不同区域的遗存分布状况,一直是考古认知的空白区域。”
“23个圆形建筑基址,是我们今年2月份到现在勘探的结果,发掘了两座半,有两座是完整揭露,一座只揭露了局部。”他说,今年2月,他们在偃师商城小城的西北部发现,这些圆形建筑基址从西向东排列有序,分布着至少8列,每列6到1个不等。
10月以来,考古队陆续对其中的两个圆形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直径10米上下,基础厚0.4至1.5米不等。个别基址的“圆心”有粗大的中心柱,直径约30厘米,深约25厘米。部分基址表面被“十”字形柱槽分隔为大小差不多的四个部分,周边密集分布的小柱洞可能是支撑粮仓的柱网,下面架空,起防潮作用。
▲东北部圆形建筑航拍。
▲西北部圆形建筑航拍。
“从发掘情况看,钻探的结果基本上是可信的,现在叫圆形建筑基址是没有问题的。” 据陈国梁介绍,与隋唐洛阳城内外窖穴式的含嘉仓和回洛仓不同,此次发现的粮仓都在当时建在地面之上的“囷仓”,就是修建在地面上的圆形粮仓。
这些圆形基址与含嘉仓、回洛仓底部结构十分相似,但含嘉仓、回洛仓则是地底下的窖穴。由于这些囷仓上面的建筑物不易保存,此次没有发现粮食遗存。
▲墓葬清理。
▲考古队员手持显微镜清理墓葬。
“偃师商城发现的这些圆形建筑基址,与过去在山西运城夏县东下冯遗址发现的圆形建筑基址,形制基本一致,时代都是二里岗文化。”据陈国梁介绍,东下冯遗址发现的圆形建筑基址成排成组排列,共有42至50座,直径在8.5米至9.5米之间,与偃师商城遗址的规模大体相当。
“参照东下冯遗址的考古发现,两者具有类似的构造。结合已有的研究,考虑到偃师商城各个功能区的相对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我们初步推断,这些圆形基址应该就是偃师商城的粮仓(也称囷仓),这一区域内的圆形建筑基址群,构成了整个偃师商城的仓储区。”
▲发掘区航拍。
“每个圆形建筑基址就是一个囷仓,这片圆形建筑基址就是一个仓群,我们叫它仓储区。”他说,整个仓储区是一个半闭合的区域,将近4万平方米,它的北侧已探明有23座囷仓,南侧区域有零星发现,但因为临近汉代阳渠,受后期冲毁和地层扰动等原因,目前的分布状况不太清晰。
这一国家粮仓群究竟能存放多少粮食?陈国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假设一个囷仓的内径10米、高3米,一个囷仓就能盛放将近185吨粟(小米),那么,23个囷仓就能存粮4200多吨,可以供养近1.7万人吃一年;他继而说,“这一区域将近4万平方米,可以规划安置100个左右同样大小的囷仓,如果粮仓的高度达到10米、都存满粮食的话,就能供养30万人一年的基本消耗。”
偃师商城仓储区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考古专家对偃师商城都邑功能布局的认识。考古专家认为,“如此规模的囷仓存在,说明当时整个洛阳盆地内及周边区域的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可能存在一套较为完整和严格的粮食收储制度。”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宏
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供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