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薇菁
错估艺术品价值?如果是一场人为的陷阱呢。荷兰工作室Lifehunters近日发布了一则恶作剧视频:主持人套上西服外套,带着一幅从宜家买来价格仅10欧元的装饰画,前往荷兰著名的阿纳姆艺术博物馆寻找观展者“鉴赏”。别有用心的他撕下了商品标签,还煞有其事地给这幅画作的画家起名为“IkeAndrews”(前四个字母连起来便是宜家“Ikea”)。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简直太现代,太有趣,太震惊了。”“你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其中的符号主义。”“这种原始的形状,像师法于非洲的。”“描述了他脑中的混乱,结构主义非常明显。”
“这是来自于瑞典的艺术家伊可·安德鲁斯所绘,你听说过吗?”——“当然,很耳熟。”
“定价”更是有点离谱:几十万欧元起跳。甚至有人说:“如果250万欧元就能买到的话,我就买。再高我就觉得不值得了。”
这则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转超过60多万次,引发了激烈讨论。很多人认为这场实验太值得了,“反映了艺术评论的虚伪性”“应该重新反思艺术价值”。然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王远却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则视频中的业余人士愿意调动心力、语言去赏析艺术作品,本身就是基于对艺术的真诚与尊重。这种“附庸风雅”是良性而有积极意义的,不该通过这种预设前提的方式去嘲笑、攻讦。
艺术难道不是人人可谈的?
Lifehunters通过这则视频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回应。网友的评论似乎如出一辙,其中有这样的调侃,“艺术品的价值,原来还是得看它放在哪里呀”。也有不留情面的攻击,“艺术是虚荣的,到处都是装腔作势的人,有些是不懂装懂的门外汉,而有些则是伪专家。他们必须得假装自己很懂,否则整个艺术产业将分崩离析。”
这家制作公司以质疑“专业的伪专业性”而闻名。去年11月,他们还做过一场考验美食家的实验。主持人将麦当劳食物重新摆盘,请专业的美食家品鉴。实验结果不出所料,这些曾对快餐视频嗤之以鼻的美食家们,根本不能分辨出这些快餐食品,反而吃得津津有味。
是的,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掉入预设的陷阱里。然而学者却认为,前一则视频中的有些细节值得甄别。首先,主持人所选择的鉴赏人群本身知识背景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爱好者并不等同于专家,因为其中有些人根本无法分辨原作与印刷品的区别。其次,主持人一身西装革履体现专业感,又将画作放置在博物馆的权威背景中,这些“语言”是有一定暗示和引诱意味的,“它的出发点并不纯良”。
“艺术场景包装”有重要意义
装懂”与“装腔作势”,那么可以归为一类的,还有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被转发无数的“艺术装腔帖”。例如“如何看画展,能显示你是专业人士”“音乐会装X指南”“怎样有腔调地评论一幅油画”等。因为此后就有人质疑,只要学会了几个专业术语、说话的套路,就能假装自己是个“懂经”的人了吗?这个模板好像也太看轻艺术的价值了吧。
“普通人喜爱艺术,想要去‘够一够’艺术的门槛,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嘲笑、去苛责他们的非专业呢?”王远认为,且不说应该对业余人士报以宽容与赞赏的心态,即便是那些专家、大师,起步时都是“一知半解”的。“如果说得轻松一些,谁不是先从装腔开始,通过一定的时间与积累慢慢深入地去了解这个领域,然后涉及细枝末节,一点一点‘装’成专家的呢?”王远说,“要给所有人探讨艺术的权利。”
同一幅画作放在不同的环境里,价格就会不同?这则视频还引发了另一个讨论——艺术品位与眼光会不会被环境所左右。其实早在2007年,《华盛顿邮报》就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著名小提琴家约翰·贝尔用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掩去身份在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在这45分钟内,只有寥寥6人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其他行人匆匆走过。就在此前两天,贝尔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票价平均达200美元。实验结束后,《华盛顿邮报》提出了问题:我们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认可天才吗?
当人们在并非全然了解的情况下,会选择相信权威。“这也正是权威的意义”,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艺术场景包装”的话题,博物馆、音乐厅就是这样的权威机构。在非专业人士眼中,对博物馆中的画作、音乐会上的演奏心理预期就是很高的。但这一点不应放大到需要否定、批评的立场高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