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圣归来》票房突破8亿元,超过了之前的《功夫熊猫2》。有评论认为,《大圣归来》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化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华文化符号,又同时向美系、日系动漫风格全面开放。然而作为一部打磨8年的精品,《大圣归来》并不代表中国动画电影普遍水平,更不会因这次票房飙升而被推广为业内范本。(本版图片由片方提供)
“终结者系列”被公认为经典IP。电影《终结者5》近期登陆中国银幕。
本报记者 张祯希
“卡通元素”逐渐成为票房的保障。暑期档,前有动画真人电影《捉妖记》以12.74亿票房,打破《泰囧》保持了两年半之久的华语片内地最高票房纪录,登顶“票房之王”;后有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以良好口碑撬动8亿票房。拥有鲜明动画形象的“泛卡通电影”借着“符号传播”的优势,被业界视为释放产业链能量的最佳类型。
巧的是,在前不久落幕的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上,卡通形象在产业链中的“符号化”意义也成为核心议题。业内人士认为,对IP的开发正是业界对“符号化传播”理念的重视,但过热的IP开发也显示出了困境--在IP逐渐成为业内标榜经济实力与投资远见的资本概念时,IP开发有禁忌吗?如何影响动漫游戏产业的升级?这些关键的问题却被悬置起来。
产业对IP所代表的“符号价值”一股脑的热情甚至汇聚成对符号空壳的“迷信”。IP成了助长创意惰性的借口,找一个正当红的动漫作品,把角色套在早已完成的网络游戏身上,成为不少产品的开发模式。在对经典IP疯狂的采摘中,对IP本身内容的维护与增值,成了资本利益中的牺牲品。
对于这些IP狂热导致的乱象,动漫游戏人开始反思。“好的IP并不意味着好的产品,更不等同于好品牌”,这一观点成为IP热喧嚣之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动漫游戏市场的新共识。好的形象符号就像一颗种子,合理的开发并非一次性集中采摘形成的“零和游戏”,而应是耐心让种子发芽的培育与灌溉。这既需要现象级产品的热炒,也离不开内容本身创意升级的文火慢炖。
聚焦游戏:换皮思维,正在透支符号价值
在手机游戏大量崛起的当下,每年有上万款专攻低粘度玩家市场的游戏“上架”。在大浪淘沙式的残酷竞争中,傍上一个叫得响亮的经典形象无疑是最好的突围方式。为已有的老游戏穿上经典形象外衣,再次回炉,成了不少游戏公司的套现手段。有评论认为,这样的做法透支的不仅仅是游戏公司本身的产品价值,更消耗解构了经典形象的符号价值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电影、游戏版权,不久前“花落”某本土大型游戏企业,并传出消息,在电影播出期间游戏将同期上线。这被业内人士视为游戏产业对超级IP的一次“大动作”。
在ChinaJoy第三届上海游戏精英峰会上,以IP为代表的符号化营销又一次成为焦点。然而这一次,业内人士对包括IP在内的泛卡通化开发不再同几年前一般乐观。“借了IP的表象,却没找到基于内容的形式创新”被不少游戏人认为是业界产品开发的最大问题。有评论认为,把经典符号中的人物、情节简单地套在老旧的游戏形式中,长此以往,透支的是人们对经典与游戏产品本身的好感。
举例来说,从客户端游戏到页面游戏再到眼下最热的移动游戏,游戏与IP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端游时代,游戏本身创造了无数知名IP。页游时代,流量是游戏盈利的主要驱动力,游戏公司对IP依赖已经初见端倪。到了手游时代,游戏公司对IP产生了巨大的依赖。道理很简单,在“几天一变样”的网络游戏商城中,如何让人们选择你,而不是忽略你?有先入为主的好名气与自有的粉丝基础做“敲门砖”,恐怕要比新鲜的体验来的更加实在。
这就不难理解,在当下的苹果、安卓等软件下载市场中,进入“Top50榜单”中的游戏有一半以上都由知名原作改编而成,日本动漫、网络小说、影视作品都是这些游戏的母本。而版权费用的猛增,也让过去手游几十万的制作成本,一下子涨到几百甚至几千万。
随着对符号价值开发的深入,急于短期变现,透支价值的行为逐渐成为阻碍手机游戏发展的一个坎。什么火了就拼命上,成了业界潜规则,一名手游公司的运营经理爆料:“现在市面上带有'仙'的游戏就有几十款,带有'三国'的更是不计其数。”
更要命的是,不少商家更弄出了“换皮”的把戏--找到一个现在正当红的作品,把角色套在早已完成的网络游戏身上。就好比《甄嬛传》火了,便出现《甄嬛run》《植物大战甄嬛》《愤怒的甄嬛》,游戏特质与IP价值极度割裂,其中荒谬不言而喻。然而,不少移动游戏即使请来强IP撑腰,还是难逃“快消品”的命运。红几个月就死几乎成了移动游戏的铁律。有业内人士总结,这与不恰当的开采有关。“IP真正的价值在于粉丝对于故事中体现的价值观的认同,没有基于内容的形式创新,简单地将一个角色形象、或者一个情节抽离出来,加载到毫无关联的游戏设定上,是对符号形象价值的透支。”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用户厌倦这几种类型翻来覆去的换汤不换药后,新出的手游便很难再吸引他们的眼光,这种竭泽而渔造成的伤害其实是行业性的。
“不盲目追捧强IP,选择真正适合游戏转码的IP,并且与其一同成长。”掌趣科技联席CEO胡斌如此描述游戏对IP的正确开发方式。如何与IP一同成长?胡斌举了一个例子。掌趣科技开发的某款游戏,放弃了时下最当红的超级形象,而是转投某部更适合游戏呈现的不知名国产原创武侠动漫。由于这部作品还在不断更新中,游戏开发团队便随着每周动漫更新的节奏,对游戏进行内容情节的升级。不止如此,在取得版权方同意后,游戏开发团队还会在游戏中增加一些动漫中意犹未尽的情节。这样的互动体验,不但牢牢吸引住了“原著粉”,也为原著反哺了不少新粉丝。
聚焦动漫:IP很多,但形成品牌的很少
“一个卡通形象的诞生,并不是终点。事实上,品牌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它如同一株植物,每一次开发都是一次浇灌与养护。”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动漫人的问题不在于创造力的贫乏,而是对动漫形象后继开发耐心与规划的缺乏。放眼当下,每年国内市场通过漫画、动画市场产出的IP小苗很多,但是长成参天大树的却屈指可数
最近几年,一些中国原创动漫品牌的人气与热度,几乎与国际一线作品平分秋色。比如,CCGEXPO(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展会现场,有8年历史的国产原创动漫《秦时明月》的表演秀、签售活动与周边产品吸引了大量动漫迷的驻足。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叠放在展桌上的《秦时明月》角色海报已“矮”下一大截。大屏幕上轮番播放着《秦时明月》的最新剧场版片段,新角色的揭晓,引发在场粉丝的阵阵骚动。画师的签售队伍更是绕过展台,延伸到过道。这“阵仗”只有不远处的日本万代模型馆才能匹敌。而为后者“站台”都是“圣斗士”、“高达”、“海贼王”,这些纵横国际动漫市场多年的“钻石级”IP。
事实上,不少国产原创作品依旧落寞。记者发现,在现场的大多原创国产动漫并没有这样的待遇。在商务洽谈区,不少曾红极一时的动漫品牌展台,如今却门可罗雀。“这个动漫形象最初走红于Flash时代,之后却没能推出各种相应的视频产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经营该品牌的设计公司经理在谈到品牌近年的发展时,也难掩尴尬。然而,这个品牌起码曾经“火”过,更多的原创动漫作品观众甚至没有听说过。
原创动漫作品网站“有妖气”副总经理李磊将这一现象归结为“IP很多,品牌很少。”他认为,目前中国动漫市场上不缺乏原创作品,然而真正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的却很少。就拿有妖气自己来说,旗下拥过万原创漫画,但是目前产生品牌效应,初具产业链规模的却也只有《十万个冷笑话》等极少数作品。
“大家都在拿符号价值和IP开发说事,说的却都不是产业开发的事。”一位媒体人将国产动漫市场“见林不见树”归因于IP被逐渐炒成了一个时髦的经济概念,但其内部所蕴含的外部产业拓展与自身内容升级逻辑却被忽视。怎样将现有的角色和形象符号打造成品牌?拿眼下好莱坞最热闹的“复仇者联盟”为例,其中的动漫角色,都是美国漫威在不同时代创造的,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连载系列。制作方花了近30年的时间,才将这7个角色聚集在一起。通过角色叠加与新鲜互动,激发了粉丝对老系列的新兴趣。漫威英雄的动漫内容也没有坐吃山空,而是不断地发展着新的情节复线,也就是一边用新的创意为IP内容充血,一边不断开发不同媒介的衍生产品。
《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曾表态,不希望自己写一本小说出来,变成一个游戏。这样的游戏与小说关系不大,只是用了人物的名字、几个情节,读者完全无法在其中体验到读书时的感受。在中国,通过IP开发打造品牌除了对开采与培养并重的理念匮乏,同时也受限于并不完善的开发环节。“一些动漫公司掌握着好的动漫形象,但却不具备开发电影、游戏的资质,如何在监督作品的核心内容理念不被颠覆的同时,以合作的方式将产业链做合理的拓展,考验的是整个拓展流程的严密度。”一位动漫产品经理说。而目前的“转码”,不是原作者完全撒手不管,导致后续产品不尽人意,就是版权方把持着IP,错过开发最佳时期,将好IP埋没。
海外成熟的动漫开发模式或许可以给国内的产业开发做参考。在日本,动漫开发存在一个针对某一题材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原版权持有者、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出版公司、周边商品公司、DVD公司以及电视台等方面。进行任何一种产品的开发,都要经过委员会讨论,这样既保证了IP产业链的拓展,也维护了各环节产品精神气质的一脉相承。
业界同期声
解码泛卡通化符号的价值
“经典形象和符号不代表成功,它只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罗立(阅文集团副总裁,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
IP是最近两三年最红的词,当然我也听到一些议论,有称赞,认为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进步,也有泼冷水,认为泡沫太大价值虚高,有一些公司拿了IP之后,并没有让产品取得符合形象价值的成绩。但是我认为,国内IP现在仅仅是在半山腰上,它的价格远远没有到达顶峰。
经典形象只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或者让你和同样的竞争者相比领先几米。
但是经典形象不能帮你运营,也不能帮你决定创作是否符合客户需要,IP不能帮你制造出顶级的产品。制造出一个好产品,只能靠运营者、策划者、产品经理等的努力与创意。好的生产环节加上好的符号形象,才能成就一款真正取得市场认可的顶级产品,为你赢得巨大的市场收益。但是如果你认为有了IP就有了一切,其他的东西都是放在一边的,粗制滥造。不管你做的是影视产品、游戏产品还是动漫产品,失败是非常正常的。
“在开发过程当中,品牌价值需要不断增值”
刘恒伟(天文角川动漫有限公司董事长)
泛卡通符号的增值形式有两种。一个是爆发式的热炒,如靠每年推出大制作的动画、电影、游戏等产品。二是以温热的续恒方式留住粉丝,比如持续推出图书、周边等产品。这两点缺一不可,正是基于整个多样化运营,才能让粉丝情感不断上升,进而提升其价值。
如何开发才是最有效的?我想介绍一下日本在卡通符号运营方面的经验。首先,他们不惜花大资本实行“泛娱乐策略”,让一个经典动漫形象打通不同媒介的各个环节。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他们都不是一家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机构有机的配合。日本有一个委员会,由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出版公司、周边商品公司、DVD公司、电视台等各个方面共同组成一个委员会,共同开发一个IP,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IP之争,是编剧与作者的话语权之争”
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作者)
影视是IP的放大器,但是一个IP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IP发展初始阶段的一些口碑和传播,就会形成放大器的反作用。比如,任何一本小说连载八九年之后再去影视化,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和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个小说已经陪伴读者这么长时间,里面对人物的形象都固化下来,在改编过程当中有一点疏忽和任性,就会导致非常强烈的反冲。这就导致了编剧与作者的话语权之争。
我的经验是,如果有一天你想对网络小说进行影视开发,网络小说作品连载到三四年的时候,原作者就需要开始规划,即使你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作者需要思考、预测三四年间,市场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要将事先规划好的细节在小说内容中体现出来。
“在美国,公司品牌与IP一样重要”
赵锐(原力动画CEO兼总裁)
在美国的动画作品中,IP很重要,但是公司的品牌也同样重要。一个公司做出一个好的作品,公司品牌的价值就得到了提升,以后新的IP出现,观众还会去看。比如说“皮克斯”“迪斯尼”就是最经典的案例。在国内,公司的品牌价值要远远弱于IP的品牌价值。比如《熊出没》这个IP非常响,但这样的特例很难复制。
国外走的这一条路,更多的是把这个价值集中在公司的品牌上,这样的优势是,更容易复制成功,而我们的劣势就在于我们的成功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好东西出不来。希望中国以后能够在保护电影IP的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公司的品牌,他们的价值做起来,这才是健康的现象。
泛卡通化开发回顾
小破孩(出生时间:2002年)
2002年是Flash动画最火的时期。这一年中秋节,动画人拾荒制作的Flash动画《中秋背媳妇》红遍互联网。小丫在海的那头哇哇大哭,小破孩急了,游到了彼岸,但他的糖葫芦、玫瑰花都哄不好小丫。最终小破孩解下裤衩,一甩手,用裤衩拉下了月亮。小丫不哭了,把它当月饼啃。动画最后一幕是小破孩一把夹起小丫,带着她游回了家。字幕上打出一行字:给没有家的人。
小破孩和小丫凭借极具中国特色的造型与童真的形象设定,俘获大量粉丝。之后“小破孩系列”又推出了一系列动画短片,题材涉及《景阳冈》《射雕英雄传》《佐罗》等。目前,“小破孩系列”动画已经达130集。
近年小破孩这一卡通形象却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说,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必然--小破孩简单的故事已不能适应情节性越来越强的动漫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小破孩淡出人们视野的原因,是价值开发的后续乏力、层次单一。没有后续产品的频繁“刷脸”,再有价值的动漫符号也会不断贬值。
绿豆蛙(出生时间:2003年)
2003年,一只自诩“宇宙无敌超级可爱”的小青蛙——绿豆蛙LEON诞生了。顾名思义,绿豆蛙通体绿色,并且浑身滚圆,如同一颗随时就要随着惯性滚动起来的豆子。这一卡通形象活泼的性格与辨识度极高的外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网友的心,很快攻占了MSN,QQ的聊天记录。
之后,绿豆蛙又推出了300多集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绿豆蛙拥有了不少好伙伴。动画片中一些经典语录,也成为不少人的个性签名,比如“青蛙很多,但王子只有一个。是不是王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一个快乐健康的青蛙!”。
绿豆蛙一度是不少儿童心中的“动画明星”,但却也没能逃过红不过“一季”的命运。现在打开聊天工具,已经难以寻觅绿豆蛙的踪影。
兔斯基(出生时间:2006年)
兔斯基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学生王卯卯于2006年前后创作的一套动画表情。在一段时间内,这只耳朵细长、长着一张“嫌弃脸”、转动着两根面条般手臂做着搞笑动作的兔子,是QQ、MSN聊天记录中,出现最多的形象。
作者王卯卯说兔斯基不是为聊天表情而做的定制形象。这一形象最初出现在王卯卯的绘画日记中。兔斯基的巅峰时刻为2006年到2008年期间,2007年,摩托罗拉公司甚至邀请兔斯基作Q8手机形象大使。这不但为王卯卯带来了百万版权费,也敲开了兔斯基的“商运”。之后,一系列代言活动与合作项目接踵而至。
对于兔斯基的落寞,王卯卯的一句话倒是颇具参考性。她说:“很多互联网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卡通形象,不久之后就没落了,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者的热情和灵感不能保鲜了,导致作品停止更新,或者品质下降,让读者失望;另外一方面是有了新的、更加出色或者符合时代脉搏的东西出现,赢得了网络时代喜新厌旧的网络读者喜爱。”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