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年画,许多人想到的是门神、灶王、福禄寿三星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事实上,除了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年画也是时代的记录者。昨天,一批涵盖全国主要年画流派的87组作品汇聚上海,其中,上世纪3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年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反映人民生活迎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年画,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
选取沪渝两家博物馆所藏的各地年画
此次展览选取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两馆所藏各地年画,共87组作品,内容涵盖全国主要年画流派和典型作品。比如,一幅清代的彩色套印《一团和气》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代表作,图中绘一盘腿女童,造型圆润:她头梳两髻,满面含笑,身着宽袍,饰团花,颈挂长命锁,手持展开的横幅,书“一团和气”,点明主题。而一幅《令旗门神》,用色主要为橙色、蓝色、粉红色、绿色、白色,冷暖对比强烈,堪称清代四川绵竹年画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年画起源于民间过年时张挂门神和桃符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汉代年节就有在门上画门神的习俗,至隋唐五代出现了手绘的年画样式。北宋以后,随着年节习俗的发展,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应用,年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后人将其称作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的产地遍布全国,南北年画各具风格。最负盛名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杨柳青年画因临近京城,深受宋元院画的影响,注重写实,描绘细腻;桃花坞年画出自江南富庶之地,追求重彩异色,呈江南富态;杨家埠年画产生于齐鲁大地,作品质朴简洁、憨厚纯净;绵竹年画深受巴蜀文化影响,人物逼真、造型夸张。
内容在变,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未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化,年画亦成为一种传递时代信息的重要媒介。比如,此次展出的一幅清代《十美踢球图》,描绘了女子蹴鞠场面,画中有一只升空的热气球,上写有英文字母,可知当时的海外新事物已在民间传播。
到了20世纪30年代,抗日革命根据地开始出现以抗战为题材的新年画。这些新年画脱胎于传统木刻年画,其宣传内容激发了军民同仇敌忾的昂扬斗志。比如,以“木兰从军”为题材的新年画,调动了人们的爱国情绪,传递了抗日救国的共同目标。《双喜临门》描绘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拥军爱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兄妹开荒》题材源于1943年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王大化、李波创作的同名秧歌剧,依据当时陕甘宁边区开荒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创作,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敌人封锁,创造物质财富,支援抗战的热情。
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比如,此次展出的《城乡互助、物资交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群众踊跃开展城乡互助,进行物资交流,搞活经济的场景。《好庄稼》是一组表现劳动人民丰收喜悦的年画,画面中,田间高粱玉米果实累累,人们正在谈论庄稼丰收,或者正在摘取棉花,院子里人们正在打禾晾晒。《人畜两旺》则记录了草原牧民家庭的生活情景。近处老人身旁儿孙绕膝,一家老少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远处男子牧民跃马扬鞭,高兴放牧。
“中国年画在田野中诞生、在乡土中成长、在城市中演变,凝聚了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勤劳与智慧,饱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理念。”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城市史研究部邵文菁表示,虽然时代在变,年画的题材、内容、创作形式甚至用途都在变,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都未曾改变。
作者:李婷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