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诗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尤其是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到一个高峰的宋代,杭州作为都城临安,曾无形影响着江南城市文化的大局与细节。杭州何以坐拥江南“人间天堂”美誉?其城市景观与市民文化有何特点?
继去年“走进江南”“江南经济史”主题后,建投书局的建投读书会第六季之“风雅江南”系列开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漫谈宋代杭州的市民文化。该系列讲座陆续邀六位学者从城市、宗教、文学、生活、艺术等角度带领读者走入旖旎多姿的“风雅江南”,挖掘江南文化中积极奋进的精神内涵。
“这座城市的宜居与富庶,政治演变与经济发展,都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要想全面认识杭州,认识江南甚至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变迁史,有必要对杭州城市景观体系的变迁过程做梳理总结。”复旦大学教授安介生亮相长三角读书会,则从另一维度解读杭州“人间天堂”的由来。
勃兴的市民文化与演艺消费,让杭州成“宋型文化”代表
宋代时,西湖已形成七大景区,与今天西湖的景区完全匹配。如今“西湖十景”之名,南宋时也已形成,在地理学家祝穆编撰的《方舆胜览》中所提及的“十景”基本沿用至今。与此同时,南宋定都临安期间,杭州市民文化高度发展,市场交易活跃,产生了品牌经营意识和特色服务,文化消费、演艺消费兴起。
虞云国举例谈到,光是当时杭州市民文艺生活社团,就多达绯緑社(杂剧)、齐云社(蹴踘)、遏云社(唱赚)、同文社(耍词)、角抵社(相扑)、清音社(清乐)、锦标社(射弩)、锦体社(花绣)、英畧社(使棒)、雄辩社(小说)、翠锦社(行院)、绘革社(影戏)、律华社(吟呌)、云机社(撮弄)等多种社团。
而说起宋代杭州演艺场所与演艺人员,一种是路岐人,就是十字路口或城门洞有空地,路岐人一般走街串巷,类似现在江湖艺人,有时还在城墙下面给小孩玩吊线木偶;第二种就是瓦舍勾栏的艺人,不光是游艺,还包括饮食、买卖等生意。“大的瓦舍又可以多到十几座勾栏,比如临安北瓦里有13座勾栏,规模比较大,瓦舍勾栏实际上是宋代市民文化勃兴的标志。”
“江南文化传承宋型文化因素更为强烈,作为宋代城市文化的标杆,杭州元素在宋型文化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宋代杭州市民文化向事业化、专业化、世俗化倾向发展,以宋代杭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在这一时期逐渐占据中国区域文化的领军地位。”虞云国认为,中国文化可以分为唐型文化、宋型文化两大类——唐型文化更偏向贵族文化,后者多指市民文化。从文化特色角度来看,唐型文化是奔放、恢弘、敦厚、丰腴、富丽的,宋型文化是严谨、含蓄、风雅、精致、细腻的;以艺术风格来看,唐型文化华美、进取、外向、张扬,宋型文化幽静、清雅、收敛、自足。
“宋代杭州是凝聚传统江南市民文化的鲜活样本,在市场商贸、饮食游艺、岁令节日、家居生活、文化情趣诸方面上,今天的江南人都能从宋代杭州市民文化中依稀窥见自身文化生活的前世今生。”他说。
从“山中小县”到一朝之首都,杭州城市景观如何升级?
从“山中小县”而成为一省之省会、一朝之首都,杭州的城市景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杭州地区历史地理的演变状况,学者安介生引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的阐发,将杭州发展历史分为六个时期:山中小县时代,秦汉六朝八百年;江干大郡时代,即隋唐三百年;吴越国都及两浙路路治时代,即五代北宋二百四十年;首都时代,即南宋一百四十年;江浙行省省会时代,即元代八十年;浙江省省会时代,即自明至今。
远古时期在长达800年里,杭州都处于“山中小县”的位置,其原因与当时的地质地貌相关——杭州湾尚未完全形成,西湖不过是杭州湾众多小海湾中的一个,今日西湖以南、以东的平陆地带,当时还是波涛出没之所。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由钱塘江所挟带的泥沙受东部海潮的顶托,逐渐在海岸边线堆积,才形成了今日杭州的中心城区。安介生援引明清学者所言,认为在远古时期,杭州地区陆地面积有限,在吴越之间,是明显的过渡地带。
今日杭州最早见于记载的县级行政区为钱唐县,其为居于钱塘江北岸的江边小县,毗邻杭州湾海域,目的在于抵御海潮的侵袭。直至南朝后期乃至隋唐,钱唐郡与杭州出现,才完成了杭州行政区建置的初步整合,区位价值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而从唐末至两宋,杭州的区位价值逐步达到顶峰。杭州城市行政层级的变迁,决定了杭州城市影响力、人口规模以及对周边的辐射,是城市景观建设历程可以观察的侧面。
在安介生看来,杭州的都市景观体系明显分为自然山川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类。自然山川景观可分为自然山丘景观、浙江、西湖及水井景观等,“杭州依山傍水,山水为其城市景观与气质之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水利建设更是关乎杭州的生死存亡。身处江海之滨,却无清水可用;钱塘潮虽然壮阔,却有海浸隐患。于是便有了西湖的营建与水井的修复。”他谈到,西湖本在杭州城外,是杭州湾的“泻湖”,后由人工围建而成,经苏轼等地方官的大力整治,终于筑堤捍湖、引水入城,解决了杭州市民的灌溉之忧;为了改善水质,还需截断江水、留取泉水,市民饮水终有保障。此外,南宋海运发达,杭州尤甚;河运同样对杭州影响深远,江南大运河便是关系杭州生存环境、水陆交通的重大水利工程。运河由杭州乃至浙江多种河流及人工开凿的沟渠组成,构成庞大复杂的网络状水系,社会功用影响至今。
成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的一员,标志着杭州达到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城市发展水平的至高状态。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人间天堂”?安介生指出,其指标是多方面的,就杭州而言,其景致之精美、人口之繁盛、市场之广大、官民幸福感之强烈,在中国以往的城市建设中都十分罕见。
在自然景观之外,“靖康南渡”也成为杭州发展的助力。其后杭州城内,从皇家官府居止的内府宫庭,到士大夫阶层热衷的亭榭园林,再到市井坊巷,杭城营建工作都达到了尽其所能,功能性与美观度力求尽善,最终与山、水、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共同构建完善的杭城都市景观体系。此外,都市文化后来居上、市井文化登峰造极,“南宋之后的杭州,达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之巅峰。可以说,杭州的建设经验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宝贵财富。”
作者:许旸
编辑:柳青
责任编辑:柳青
主办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