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构思于10年前、首演于6年前、已上演250多场的舞剧,为什么依然受到当下观众的热烈追捧?
舞剧《朱鹮》是上海歌舞团精心打造、四年磨一剑的力作。2014年首演至今,这台舞剧已在世界各地累计上演250多场。作为“见戏如面”院庆周系列活动之一,8月27日起,上海大剧院与上海歌舞团携手奉献别克大师系列舞剧《朱鹮》。据悉,演出票已经售罄,主办方以加场的方式回馈热爱艺术的观众。
2020年疫情袭来,重新回看这部讲述人与自然如何共处的舞剧,或许会给观众带来更深的思考:人类与大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该如何维系?“地球不止属于人类,而是属于蓝色星球上所有的生灵。人类的生命跟动物一样脆弱,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地球,给其他生物,给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下一代。让世界拥有更多的爱、更好的环境、更美的天空。”《朱鹮》的主创团队如是说。
呈现朱鹮的纯美高贵,更传递着人与自然界生灵平等共处的理念
《朱鹮》是上海歌舞团近年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爆款”之一。舞剧以一段朱鹮影像为灵感,参考其“涉”“栖”“翔”的优雅姿态,下身肢体动作参考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动作采用中国舞元素,表现朱鹮的纤细与敏感。这部舞剧充分展示了朱鹮灵动脆弱的形象,赋予其人的情感,同时也加入了人类与动物关系的艺术处理,体现出独特的戏剧张力。
8月25日,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与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王佳俊走进上海大剧院“对话大师”活动,披露《朱鹮》创排和演出的甘苦,畅谈舞蹈“出圈”后的沉淀与进取。8月26日,主创团队还将空降上海大剧院淘宝直播间,为观众“云上”导览,“沉浸式”探访《朱鹮》幕后花絮,涉足难得一见的“隐秘的角落”。
据陈飞华回忆,这台舞剧的创作冲动来自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与朱鹮的“偶遇”。当时,世博会日本馆展示着朱鹮的生态面貌,一幅幅美丽图景打动了上海的艺术家。随着对朱鹮的深入了解,陈飞华被濒危物种的遭遇深深触动。1981年,中国科学家和当地农民在秦岭发现7只野生朱鹮,经过精心培育、孵化、饲养,如今已经放飞了4000多只朱鹮。“很感慨人类在拯救朱鹮过程中跨越国别、跨越民族的携手合作,与当下的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相关联,萌生了创作这部舞剧的想法。”
创作初期,主创团队曾数次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采风,深入了解朱鹮的生活习性,收集影音资料,丰富创作积淀,期间数易构思,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智慧。细细打磨四年,《朱鹮》终于成型。简约质朴的舞美、写意的舞蹈语汇、强烈的视觉冲击,舞剧呈现出朱鹮的纯美、高贵,更传递着人与自然界生灵平等共处的理念。
生命感悟凝结出《朱鹮》,与《天鹅湖》没有可比性
《朱鹮》上演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甚至有人把它比作“东方《天鹅湖》”。
“两者没有可比性!《天鹅湖》是‘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而《朱鹮》讲述的却是现实故事。”“鹮仙”扮演者朱洁静回眸创作历程:最初接触角色时懵懂,渐渐了解朱鹮前世今生后被感动,最终在佐渡的朱鹮博物馆“开窍”。日本最后一只灭绝的朱鹮“阿金”被制作成标本展示,当朱洁静凝视它时,耳畔仿佛响起了细语:“我们已经飞不动了,你要带着我们的遗憾飞翔,把我们的故事告诉全世界观众”。突如其来的震撼让她的内心有了更多支撑,“《朱鹮》是独一无二的,它属于东方、属于中国”。朱洁静认为,这台舞剧有着更深远的人文内涵,主创对生命感悟凝结出了《朱鹮》,呼唤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四年来,《朱鹮》已经上演了250多场,朱洁静对舞台依然充满激情。“对我来说,每场演出都是‘第一场’。”她告诉记者,舞台对演员是极强的考验,随时随地可能发生闪失,与之‘对抗’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磨练。演出前再大牌的舞者都同样要在排练厅里摸打滚爬、细心打磨,哪怕是手指与脚趾的小动作也必须精益求精。“从排演开始,表演就在自我提升的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舞剧《朱鹮》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凸显深邃的主题——“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带给人们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在《朱鹮》里,王佳俊饰演了三个不同角色,“樵夫见到朱鹮倍感惊喜,记者见到朱鹮时萌生疑问,博物馆老者对朱鹮满怀思念和幻想,他们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同反馈。”疫情好转后,上海歌舞团第一个复演剧目就是《朱鹮》。那场“乡田同井 守望相助”抗疫公益演出感动了来自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各界代表。
“《朱鹮》的故事对我们是一种警戒,每次演绎都会让我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之心、多一份感恩的心。如同舞剧最后一幕所展现的场景,我们不希望下一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曾经活生生的地球生灵。”王佳俊说。
作者:宣晶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