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亮点
◆ 建筑的外围护体系采用了印刷玻璃的建筑双层幕墙,总体外形宛如一个“水晶盒子”。
◆ 建筑入口采用向内推进式的设计,创造可供举办开放式展览的半室外空间,让市民生活与艺术氛围紧密相连。
上海自2016年以来开启了一系列重大文化设施国际建筑设计项目,形成并带动起一大批文化与公共建筑设施。其中就有今年新建成的位于浦东新区锦绣路的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
该中心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锦绣路与高科西路的交叉口,北邻浦东图书馆和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东面毗邻锦绣文化公园。建筑用地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的东西长127米,南北宽69米,地上建筑面积307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997平方米,同时包含了地下两层总计217个机动车停车位。地上建筑共有四层,其中首层为开放式展厅,二层是公共艺术展厅,三层融合了城市规划展示厅和多功能厅,四层作为研究和办公区域,屋顶设置有景观绿化和观览步道。建筑的外围护体系采用了印刷玻璃的建筑双层幕墙,总体外形宛如一个“水晶盒子”。
这个建筑在功能上集成了城市的公共艺术体验、文化空间、艺术教育、知识普及、规划展示、研讨会议等于一体。用艺术的主题介入建筑和城市,使艺术成为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纽带,将成为浦东新区城市模型与公共艺术展示的新居所和“城市会客厅”。
通过阅读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建筑作品,看到的不仅是简洁而理性化的空间表达形式,同时是设计之外对艺术、文化、社会与人在氛围关系中细腻的记忆与情感处置。建筑历史与理论家戴维·莱瑟巴罗与理查德·韦斯利在《三种文化生态学》一书中提到:“文化生态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日常概念,环境与文化具有互惠和完整统一的关系,文化样态无法以概念化的方式适应不同生态类型,而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下不断整合历史叙事、文化规范以及个人表达从而具有整体意义。”
作为有温度的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非常重视艺术与建筑的关系,艺术与城市的融合。公共艺术和户外装置艺术进入城市街道、滨水空间,不仅蔓延到广场和公共场所,也进入建筑内部,把认识建筑空间转变为认识城市与艺术。艺术成为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
上海“2035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了上海作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及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新落成的文化设施逐步推动上海建设成为“人文之城”,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和富有创意的城市文化空间。建筑、空间与公共艺术成为带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塑造上海整体形象、促进公众参与和体验的新城市文化策略。用艺术更新城市,通过文化建筑诠释城市更新的艺术,进而认识上海城市更新与文化发展的内因基质。
公共艺术与城市:让城市成为包容文化、场所和空间的艺术
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展览和科学论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地推动了城市更新与建筑的进步。公共艺术可以推动各个区域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展览,也是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和城市雕塑的发展契机,其超越了传统展示方式,超越了建筑、空间和艺术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
缘起于西方文化背景的公共艺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城市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最著名的城市事件如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当时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城市美化来建设一个梦想的城市。20世纪60年代之后,受到城市规划、艺术政策和消费文化的刺激,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公共艺术基金或公共艺术机构来开展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艺术环境。早期的公共艺术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大型抽象雕塑,之后在1990年代又逐渐兴起了的“新类型公共艺术”等,公共艺术品具有多元化和开放的表现形式,既满足了城市对美的需求,同时向公众开放的公众场所使各阶层的民众都能享受自然与身心愉悦。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坐落在锦绣文化公园的边缘,与公园其中一个主入口相邻。建筑的西边接邻河道并朝向新的城市空间,与轨道交通7号线锦绣路站的2号出口、一个小汽车落客区和公共汽车站相邻。建筑地理方位充分考虑游客和行人进入公园的人流路径,为此提供了绝佳的空间体验方式。建筑首层被设计为开放性公共空间,行人在流线上经过广场、建筑和公园,新建筑在此流线上形成开放性过渡。
建筑入口采用向内推进式的设计,创造可供举办开放式展览的半室外空间,让市民生活与艺术氛围紧密相连。大型的公共广场引导人流进入建筑,人们可于此会面,休闲畅谈,亦可参观展览,了解城市发展动态。建筑被文化景观所环绕,内部功能除了能满足城市规划模型展示和公共艺术展,同时可为文化活动,国际研讨、甚至教育服务等提供场所和空间。上部围合式的建筑体量传达通透的概念,在提高周围城市广场空间的渗透感之余,再现了建筑开放性空间理念。
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建筑的首层室内吊顶采用了整体式的漫反射系统,这样有助于将自然光线通过反射引入室内,形成自然与室内光环境的过渡。建筑师通过首层的内部气温调节,平衡室内外的温度差,当人步入首层与“室外”形成体验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为了强化这种体验感受,建筑联系上层空间在四个转角方向布置的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都在这个巨大空间中被刻意遮蔽,起引导作用的是位于空间中心处的旋转楼梯,预示经过旋转楼梯进入二层才是真正建筑的“内部”体验。
公共艺术与建筑:当代建筑成为日益融合的空间实践艺术
建筑是社会、城市空间和场所的艺术。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从空间理性和抽象中发掘影响城市空间的未来性;在环境和文化语境中,诠释城市、建筑和公共艺术的内生关系,探索更加适应未来城市生活的空间品质;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把建筑与艺术的关联和融合作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一项具体实践与文化策略。
建筑本身往往也是艺术展示的重要组成。世界知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建筑,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等建筑与艺术保持以统一和多元的关系。还有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展,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也都把建筑作为重要的展览内容之一。可以说建筑既是艺术的载体,同时也孕育了城市文化,塑造了人文情怀与场所精神。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最具灵魂的交通空间是位于底层平面中心的巨大旋转楼梯。这座起主要公共交通作用的楼梯,被用艺术化的手法夸大了比例和尺度,使得游人的空间感受被放大,功能上垂直交通好比是建筑的中枢系统,成为联系空间上下、内外、开敞和私密、明亮和幽闭的流线核心。经过首层的中央旋转楼梯参观者抵达建筑的二层,主要功能是公共艺术的室内展区。不同分展厅各有独立的出入口,所有分展厅空间整体被建筑公共环廊包裹,这样参观者在体验不同展厅后可以重新回到公共环廊。建筑的三层是城市浮雕厅和多功能厅,这是两个在剖面上分别占据了建筑三层高度和两层高度的两个巨大空间腔体,同样也被公共环廊系统所围绕。二层和三层之间的环形路线为参观者提供了最大化的灵活性流线,中央旋转楼梯与两侧自动扶梯、垂直电梯三者和谐运作,保证了建筑内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性。位于二层和三层的接待大厅作为不同展览区域的过渡地带,同时也增强了内部流线的灵活度。
设计该中心的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为了说明公共环廊在空间组织上如何融入历史与文化,借用了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创作于1510年代的《雅典学院》壁画,再现了宏大空间叙述中类型空间的历史价值。开放的公共环廊可以体现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打破时空界限,目的是将不同的人齐聚一堂,就像《雅典学院》中看到的哲学家、诗人、数学家、建筑师、雕塑家一样。这种空间创新从思维的起源上还可以在历史早期的美术馆建筑中得到进一步印证,例如意大利画家、建筑师及艺术史学家乔尔吉奥·瓦萨里,他在1560年为美第奇家族改造设计的乌菲齐宫建筑中,通过三面“环廊”形成U形的连廊空间。乌菲齐宫狭长的公共连廊空间不仅重新定义出建筑外部围合的广场空间,同时在内部起到了流线组织作用,以此将当时已建成的办公建筑连贯并统一在了一起。乌菲齐宫里的艺术品不仅在展厅空间陈列,在公共连廊上也有展示,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因此,与其说浦东城市规划与公共艺术中心在传递一种文化空间模式,不如说是建筑在同历史和文化对话。
建筑与城市空间:公共空间激发场所创新与社区活力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不是隔绝封闭式的空间模式,而是把建筑与周边环境和人建立联系,使空间赋予文化、记忆、社会性和城市性。公众在这里体验的塑造不是来自文化建筑的设计经验,而是对具体场地、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建筑在二层及以上空间的公共廊道被建筑幕墙体系包裹,为了减弱建筑在四个不同朝向日照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三重的玻璃幕墙体系,且每一重玻璃幕墙都由双层玻璃构成。外侧的幕墙上采用了印刷玻璃遮蔽强光,同时在外侧幕墙和中间层之间的幕墙空气隔层设有感温探头,通过温度联通空调系统调节空气隔层内部的温度,进而保证内侧玻璃与室内环境形成较小的温度差,使环形廊道在不同朝向的室内温度基本一致,为观览者带来如同在一条“街道”上行走漫步的体验感。
建筑中占据三层通高空间的城市模型展示厅设置了一面32米宽18米高(16∶9)的超大展墙,用于呈现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互动展示模型。这面墙壁在垂直向空间的延展面积超过了一块标准篮球场大小,同时基于超大尺度的展墙充分考虑了声音的反射距离以及人在视域可见范围下的最大化观看体验,不仅可以呈现模型实物,同时为互动多媒体展示提供一种近乎极致大小的沉浸式视觉感官体验。建筑三层与城市模型展示厅相邻的是多功能厅,这个1600平方米的无柱空间,可以满足举办大型会议、论坛和艺术展,顶部有自然采光,建筑的室内半弧面内饰墙面,既增加了空间氛围和韵律感,同时更有效控制了声学反射和声音干扰。
这种将建筑室内空间细部与人性化的空间技术巧妙融于一体的设计,可以在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建筑中的很多细节上被不断体现,真正做到从细部艺术中激发人在空间内的感知体验。
作者:刘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李婷
图片均由(上海)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提供